我接触过好多想要靠运动恢复身体健康的人,发现大家在运动恢复上有不少认知误区。有些人觉得运动强度越大,恢复效果就越好,于是一开始就猛练,结果身体受不了,还容易受伤;还有人觉得运动后不用拉伸,觉得拉伸没什么用,其实这样会让肌肉变紧绷,影响恢复;也有人不重视运动前的热身,直接开练,增加了受伤的风险;另外,有些人觉得只要运动了,饮食就不用在意,随便吃,这会让运动效果打折扣;最后,很多人不能坚持运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达不到恢复身体的目的。
既然大家在运动恢复上有这么多误区,那运动后身体到底是怎么自我修复的呢?其实运动时,肌肉会受到一定损伤,这是正常的。运动完后,身体就会启动修复机制,就像给肌肉充电一样。血流会加快,把营养物质送到肌肉那里,帮助恢复和生长。同时,关节也会得到润滑,让活动更灵活。而且,身体代谢也会加快,帮助排出废物。
了解了运动后身体的修复机制,接下来就讲讲四维恢复体系。首先是损伤预防,建立动态热身和静态拉伸的组合方案很重要。就说办公室人群,长时间坐着,身体僵硬。可以用椅子瑜伽热身,坐在椅子上活动肩膀、脖子、手腕这些部位,让身体热起来再运动,能降低受伤可能性。运动结束后,再做静态拉伸放松肌肉。
损伤预防做好了,个性化方案也不能忽视。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要考虑BMI指数、基础代谢率和关节活动度。像膝关节退化的人,跑步会给膝关节很大压力,不适合。可以选择游泳,游泳时身体在水中,关节压力小,既能运动又不会损伤关节。
个性化方案确定了,营养补充也有讲究。要遵循“运动后30分钟黄金窗口期”原则。运动后身体急需能量和营养,这时候吃香蕉和酸奶就挺好。香蕉能快速补充能量,酸奶富含蛋白质,有助于肌肉恢复,而且这两样搭配口感也不错。
营养补充搞定了,习惯养成也关键。采用“微习惯+正反馈”机制。比如每天做5分钟靠墙静蹲,动作简单,场地要求不高。做完打卡记录,看到自己坚持下来有成就感,这就是正反馈,有了正反馈就更有动力坚持。
最后,给大家一个7日渐进式恢复计划表。第一天,先在小区散散步,活动下身体。第二天,增加些轻度运动,像在家做几个简单瑜伽动作。第三天,试试短时间慢跑,感受运动节奏。第四天,做些力量训练,比如用小哑铃举一举。第五天,去户外骑骑车,呼吸新鲜空气。第六天,做些拉伸和放松活动,让身体充分休息。第七天,综合前面几天的运动,来一次稍微全面的运动。
不过要提醒一下,高血压、糖尿病等特殊人群运动时要格外小心。运动强度要慢慢增加,别一下子太大。要是运动中感觉不舒服,要马上停下来,必要时去医院看看。希望大家都能通过科学运动,恢复身体健康。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一文读懂】运动障碍康复训练
分娩后如何进行适度运动恢复
早晨运动不养生?一文读懂何时运动最有益!
运动后如何让身体得到恢复
一文教你学会如何读懂体检报告
运动后恢复:如何让身体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状态
普通人如何做到适度运动
一文读懂健康体重核心信息
常见指标如何解读?一文看懂体检报告
运动恢复:如何科学规划健身房训练与康复
网址: 一文读懂如何做到适度运动恢复身体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25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