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从治已病到防未病: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教你科学管理体重,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从治已病到防未病: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教你科学管理体重,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会上表示,将持续深化“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推动健康生活理念和方式的广泛普及。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向社会公布《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该文件中援引的研究结果反映出值得关注的趋势:如未实施有效干预,到2030年,我国成年居民超重及肥胖发生率可能达到70.5%,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预计为31.8%,当前状况亟待应对。

体重管理年”行动持续开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近日表示,将进一步推动“体重管理年”相关行动的深入开展。他指出,当前影响民众健康的主要风险已转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同个人的日常作息、膳食组成及体育活动习惯具有密切联系,体重管理不善是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多项研究显示,体重异常可能增加某些健康问题的发生可能性,涉及血压升高、血糖代谢异常、心脑血管功能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多种代谢相关疾病,也有报告提出体重异常与部分肿瘤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对此,雷海潮呼吁,公众应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主要维护者”的意识,这一认知对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觉得自己胖,未必真的算肥胖

体重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除遗传背景之外,日常饮食搭配、运动锻炼频率、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改变等,也都与体重状态存在关联。

目前,国际常用的体重评价指标为体质指数(BMI),其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结合我国人群的身体特点,健康成人的BMI参考区间通常建议处于18.5至24之间。如BMI测定结果在24至28范围内,一般认为属于超重。

若BMI超过28,则被视为进入肥胖范围。在医学评估中,常依据相关标准对肥胖作进一步划分,如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等不同等级,以便为个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建议。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该指南旨在为公众体重管理提供参考性饮食建议。

这份指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充分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特点,在食谱设计中融入了多样化的地方特色菜式,并为每一款推荐食谱标注了大致能量参考值,方便使用者合理选择。

翻开指南,你会惊喜发现东北地区春季食谱中的"铁锅炖鱼"与"菜包饭",西北地区特色的“臊子面”和“油泼面”等地方传统餐品。这一安排注重了不同区域的饮食习惯,旨在使体重管理过程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在食材搭配方面,指南提出了相应建议:日常主食宜多采用全谷物类食物,可适当提高粗粮占比,并相应减少精制米面的食用量;推荐每日摄入充足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建议留意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及淀粉类蔬菜的摄入频率;蛋白质来源可选鱼类、虾类、瘦肉、去皮的禽肉等脂肪含量较低的食材;奶制品方面,不妨更多考虑低脂或脱脂类型。

这份经过系统编制的指南,不仅推出了覆盖全国多个地区的推荐食谱,还特别加入了“总能量”参考值,协助公众更科学地安排每日饮食,促进体重的合理管理。

国家以细致易懂的方式向大众普及体重控制与健康生活知识,反映出对民众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步骤。正如发布会上所提出的“持续开展体重管理年行动”与“强化慢性病防治”方向,本轮政策倡导的核心在于:体重管理的目标并不局限于外在体型,更关键的是通过科学方法改善整体健康状态,减少因体重异常可能带来的慢性病发生风险。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管好你的体重,国家都出手了!国家卫健委:将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多地推广科学减重方案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
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 减重市场迎风口
国家卫健委启动全民体重管理年,倡导健康生活
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
“体重管理年”活动意在塑造健康生活方式
为何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国家卫健委详解
国家卫健委开启“体重管理年”,绿瘦教你如何科学管理体重!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附解读)

网址: 从治已病到防未病: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教你科学管理体重,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28322.html

所属分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