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刚
*,魏永义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食品营养系(漯河 462002)
番茄即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果酸、钙、磷、钾等营养物质和番茄红素等抗氧化活性物质。番茄酱自发明100余年以来,广泛应用于中外传统烹饪,快餐式烹饪及快食产品等,是烹调用增色、添酸、助鲜、郁香的调味佳品[1]。但市售番茄酱含糖量一般高于60%,这与现代人“低糖”的健康饮食理念相违背,因而,低糖番茄酱的开发成为业内人士研究的热点。
大豆膳食纤维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果胶类物质、糖蛋白和木质素组成。它能够预防消化道肿瘤,减少胆固醇的吸收,维持糖尿病患者较低的血糖水平,刺激肠道蠕动,防止便秘[2-3]。试验以传统番茄酱工艺为基础,通过添加适量大豆膳食纤维,开发一种低糖、具有保健功能的番茄酱。
西红柿和白糖(市售);大豆膳食纤维(河北科隆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柠檬酸、黄原胶(均为食品级)。
JA6102型分析天平(上海实验仪器厂);HHS11-6型电子恒温水浴锅(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手持糖量计(上海光学精密仪器厂);组织捣碎匀浆机(盐城市实验仪器厂);胶体磨(廊坊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原料→清洗→热烫、去皮→护色→打浆→调配、浓缩→灌装→密封→杀菌→冷却→成品[4]
选择自然成熟、外观良好、无疤、无腐坏的番茄进行清洗。
番茄在柠檬酸浓度0.2%的热水中热烫去皮,打浆,反复3次,浆体备用。
将打好的番茄浆体于夹层锅中加热煮沸,加入适量的白砂糖、黄原胶和大豆膳食纤维,文火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低于35%。
趁热将浓缩后的果酱装入消毒的玻璃罐中,密封于100 ℃条件下杀菌20 min,分段冷却至38 ℃左右,即得成品。
1.5.1 番茄酱的预制试验
试验基础配方参照企业生产配方,结合预制试验,确定大豆膳食纤维、柠檬酸、白砂糖、及黄原胶的添加量,具体见表1[5]。
表1 功能型大豆膳食纤维番茄酱基础配方 %
1.5.2 感官评定
参照GB/T 22474—2008《果酱》,按照产品实际,制定感官评定标准,见表2[6]。
表2 功能型大豆膳食纤维番茄酱感官评分标准
1.5.3 理化指标及测定方法
可溶性固形物:参照GB/T 12143—2008折光计法用手持测糖仪测定果酱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菌落总数测定:参照GB 4789.2—2016方法进行检测。大肠菌群测定:参照GB 4789.38—2012方法进行检测。霉菌测定:参照GB 4789.15—2016方法进行检测。
1.5.4 正交试验优化
功能型大豆膳食纤维番茄酱研制过程中,在基础配方基础上,选取大豆膳食纤维、柠檬酸、白砂糖和黄原胶4个因素,建立因素水平表L9(34)进行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见表3。
表3 功能型大豆膳食纤维番茄酱正交试验
2.1.1 大豆膳食纤维添加量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
参照企业生产基础配方,在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按不同比例添加大豆膳食纤维,结果见图1。
结果表明,大豆膳食纤维添加量0.6%时,色泽较好,但是黏稠度不够;添加量0.8%时,产品色泽酱红、均匀、光亮、凝胶性好、不流汁、酸甜可口、感官评分最高。添加量进一步增加,番茄酱特有的风味逐渐变淡,色泽逐渐变浅,稠度逐渐增加。确定正交试验豆膳食纤维3个水平添加量为0.6%,0.8%和1.0%。
图1 大豆膳食纤维添加量对番茄酱感官品质的影响
2.1.2 黄原胶添加量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
参照企业生产基础配方,在其他因素恒定前提下,按不同比例添加黄原胶,结果见图2。
结果表明,黄原胶添加量为0.6%,0.8%和1.0%时,感官评分较高,说明添加量其感官品质较佳,确定正交试验黄原胶3个水平添加量为0.6%,0.8%和1.0%。
图2 黄原胶添加量对番茄酱感官品质的影响
2.1.3 白砂糖添加量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
参照企业生产基础配方,在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按不同比例添加白砂糖,结果见图3。
结果表明,白砂糖添加量8%,10%和12%时,感官评分较高,说明添加量其感官品质较佳,确定正交试验白砂糖3个水平添加量8%,10%和12%。
图3 白砂糖添加量对番茄酱感官品质的影响
2.1.4 柠檬酸添加量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
参照企业生产基础配方,在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按不同比例添加柠檬酸,结果见图4。
结果表明,柠檬酸添加量0.4%,0.6%和0.8%时,感官评分较高,说明添加量其感官品质较佳,确定正交试验柠檬酸3个水平添加量为0.4%,0.6%和0.8%。
图4 柠檬酸添加量对番茄酱感官品质的影响
正交试验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大豆膳食纤维、柠檬酸、白砂糖、黄原胶对产品的感官均有影响。大小顺序为大豆膳食纤维>黄原胶>柠檬酸>白砂糖。最佳配方组合为A2B1C1D2,即大豆膳食纤维0.8%、柠檬酸0.4%、白砂糖8%、黄原胶0.8%。
表4 功能型大豆膳食纤维番茄酱配方正交试验结果
产品为酱红色,无焦糊及其他异味,口感细腻,酸甜适口,组织均匀细腻,呈黏胶状,不流散,不流汁,无糖结晶,具有果酱特有的良好风味[7]。
通过对功能型大豆膳食纤维番茄酱最佳配方的样品理化分析,发现其理化指标符合行业生产标准及国家卫生标准,具体见表5[8]。
表5 功能型大豆膳食纤维番茄酱理化指标
由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配方为A2B1C1D,即大豆膳食纤维0.8%、柠檬酸0.4%、白砂糖8%、黄原胶0.8%。此配方条件下,产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5%,产品色泽自然,凝胶稳定性好,具有果酱特特有的良好风味。由于产品中添加大豆膳食纤维和具有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血糖、调节血脂及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因而,所得产品是一种营养保健功能效果非常明显的功能食品,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潜力。
相关知识
番茄酱与膳食搭配的建议
调味番茄酱怎么做?调味番茄酱商业配方工艺,调味番茄酱制作技巧,调味番茄酱做法
番茄酱VS番茄,哪个更好?
吃货必知:番茄酱VS番茄,哪个更好?
番茄酱的健康功效与食材搭配
番茄炒蛋的膳食纤维
番茄酱豆腐
番茄酱的健康营养与食材搭配
〖番茄酱怎么吃好吃,番茄酱怎么吃 看看番茄酱的家常吃法有哪些〗
番茄酱在轻食中的健康作用
网址: 大豆膳食纤维番茄酱配方及工艺优化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