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在悠长的农业生产历程中,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法则,但基于观天观地观物得出的耕种经验,多用于防患未然,一旦病虫害突袭庄稼,救治迫在眉睫,这时农户给庄稼看病,能否能像挂号看医生那样精准、高效地解决问题呢?
由中国联通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研发的“AI庄稼医院”,正是这样一位“田间医生”。它复刻了现代医疗服务流程——从线上问诊、智能初诊、专家确诊、精准开方,到推荐就近服务机构,全流程数字化闭环,正在重构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新模式,助力乡村农业农产服务迈向智能化和系统化。
手机就是门诊,农户在线“挂号问诊”
“以前庄稼出问题得跑农技站、找人问,现在拍照上传,几分钟就能拿到诊断结果。”在重庆市巴南区石龙镇,种植户刘大哥用上“AI庄稼医院”后,尝到了数智农技带来的便利。
通过“慧农AI空间站”微信小程序,农户遇到简单问题时可直接发起提问,“AI庄稼医院”会迅速给出专业解答;若问题复杂,只需上传病虫害图片并附上简单描述,就能获得初步智能诊断,随后诊断结果将同步提交给当地镇街级专家进行复核确认,如遇疑难病情,镇街级专家可提级至区级或市级专家团队深入诊断,最终形成权威结论和专属用药方案,并推荐附近合规农资销售点,实现“识病、开方、买药”一站式服务。
智能识别+专家兜底,打造庄稼健康服务闭环
“AI庄稼医院”首创“AI初诊+三级专家复诊”的双层诊断体系,结合人工智能识别效率与行业专家专业诊断,实现速度与准确率双重保障。平台建立了“1分钟AI响应+ 30分钟专家介入”的诊疗机制,将传统农技服务的“等人上门”变为“数据直达专家”,为农户争取最宝贵的防治窗口期。
通过图像识别、多模态语义理解与认知推理等核心技术,AI系统可精准识别多种病虫害类型。专家团队则通过系统推送的病图和初诊结果进行快速复核,并结合农户实际生产情况,定制个性化建议,实现服务从“经验式诊断”向“科学化决策”转型。
数据+模型双轮驱动,AI越来越“懂农业”
为让AI真正懂农业,联通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联合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柑橘研究院、重庆市农科院等科研力量,共同建设农业知识图谱与多模态图文知识库,涵盖水稻、柑橘、番茄等农作物数百种常见病虫害数据。
平台引入“真值标注+专家反馈”的数据闭环机制,AI先行初诊,专家审核修正并将结果反哺模型训练,持续迭代提升系统识别能力。通过引入气候、地理、时间等多维度标签体系,系统正向着“区域化诊断”和“趋势预警”不断进化,将具备从单作物识别到多作物协同防控的能力。
应用扎根一线,农业服务提速提效
目前,“AI庄稼医院”已在重庆市巴南区惠民街道、接龙镇、石龙镇等地深入试点,构建“市—区—镇”三级农技服务联动体系。在接龙镇,平台实现了对柑橘溃疡病的AI预警,服务覆盖14个行政村;石龙镇玉米种植户借助平台接收秋旱预警,结合推送建议优化灌溉,亩均增产超8%。
自产品试用以来,联通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的研发及运营团队先后组织了十余场产品培训,手把手教农户如何使用。截至目前,“AI庄稼医院”已覆盖23个行政村,服务作物超5类、农户超过1500户。病虫害防治响应速度、用药精准度、服务可达性等得到显著提升,构建起一张覆盖广、反应快、效果稳的“数字农服网”。
“AI庄稼医院”的出现,不只是技术升级,更是农业服务理念的变革,让农户看庄稼的“病”,像去医院一样有流程、有医生、有治疗方案。未来,这位“懂农业、懂庄稼”的智能医生,将走进更多田间地头,守护农作物健康,助力农业稳产增收、绿色发展。
撰稿:联通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汪峻丞、李建峰;新闻宣传中心,王欢
相关知识
从诊断到手术:AI如何让医疗更精准、更高效?
医疗AI六大巨头揭秘
找医生、会陪诊,医疗AI让看病“一触即达”?
京东健康发布医疗大模型产品体系“AI京医”,AI诊疗助手2.0已成医生使用率最高的智能辅诊平台
AI医疗革命:从诊断到治疗,人工智能如何重塑healthcare未来
AI助力精准医疗从诊断走向治疗
健康山东云平台十问AI看病!你相信AI诊断吗?
大模型落地医疗,每个人的AI健康助手正加速到来
“问诊”老年友善医疗建设,这场研讨会开出精准“药方”
石家庄雅芳亚医疗美容医院与石家庄瑞贝尔医疗美容门诊部对比:哪家医院的综合实力更为出众?
网址: 从“问病”到“开方” “AI庄稼医院”让田间诊疗效率“跑”起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