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如何修得禅定中的四禅八定?佛陀:能入此定者,必有神通现前

如何修得禅定中的四禅八定?佛陀:能入此定者,必有神通现前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那夜,以禅定之力开启神通,照见过去生生世世。

在佛教修行的法门中,禅定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佛陀常说,修行者若想获得殊胜功德,必须修习禅定。

尤其是禅定中最深奥的境界——四禅八定,更是修行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引发众多学法者探寻:到底什么是禅定?为何禅定能让人开启神通?

一次,在竹林精舍说法时,佛陀对众比丘开示:"能入四禅八定者,必有神通现前。"

这句话引起了僧团上下的轰动。

阿难尊者带着疑问,恭敬地向佛陀请教:什么是四禅八定?为何它与神通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这话要从佛陀成道前的一段经历说起。

在苦行六年后,悉达多太子放弃了极端苦行,来到尼连禅河边。

河畔有一片菩提林,林中生长着一棵菩提树。

他在树下铺上吉祥草,盘腿而坐,发誓道:"若不证得无上菩提,终不起此座。"

夜幕降临,皓月当空。

悉达多太子开始入定,他的心渐渐安静下来。

起初,五欲之念还时不时冒出来,他便用正念观照,不去理会。

慢慢地,欲界的杂念消失了,他的心变得寂静清明,这就是初禅的境界。

在这种状态中,他能清楚感知到身心的喜悦,就像干渴的人喝到了清凉的泉水。

这种喜悦并非来自外在的刺激,而是源于内心的寂静。

继续深入禅定,连思维也渐渐平息下来。

此时的喜悦变得更加纯净,心中充满着宁静的快乐,这是二禅的境界。

就像一个人泡在温暖的水中,全身舒适自在。

当他再往深处用功,连喜悦的感受也放下了。

此时的心变得更加宁静,只有一份轻安与舒适,这是三禅的境界。

就像秋日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清澈湛蓝。

最后,连这份轻安的感受也淡去了。

心中不苦不乐,只剩下清净的觉知,这就是四禅的境界。

就像明镜止水,能够如实映照一切。

在四禅的基础上,悉达多太子的心继续向更深的境界探索。

他的心超越了对物质世界的执着,进入了空无边处定。

在这里,一切色相都消失了,只有无限的空间感受。

再往前,连空间的概念也消失了,只剩下纯粹的意识,这是识无边处定。

就像大海深处,波浪完全平息,只剩下深邃的蓝。

更进一步,连意识的存在也不可得,进入了无所有处定。

此时的心像是虚空一般,什么都不执着。

最后,连有无的分别也超越了,达到非想非非想处定。这种境界已经超出了语言所能形容的范畴。

佛陀就是在这样的禅定中,观照到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他看到众生在六道中轮回,看到善恶业力如影随形,看到解脱的正道就在眼前。

禅定给修行者带来的好处数不胜数。

大迦叶尊者经常在定中入灭尽定,连呼吸都停止了,但心识依然清明如镜。

阿那律尊者也因为精进修定,开发了天眼通,能见千界。

目犍连尊者更是因为禅定功夫深厚,被誉为神通第一。

一日,在祇园精舍的说法会上,目犍连尊者展现神通,飞到梵天界取来一朵金莲,献给佛陀。众比丘见状,纷纷请教修习之法。

佛陀环视众人说道:"你们想知道神通的来源吗?一切神通,都源于四禅八定。

可是要修成四禅八定,必须做到两件事..."

佛陀接着说:

剩余46%未读

最低0.71元/天订阅作者, 解锁全文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以禅定炼心
佛教禅定与养生
佛光·禅修释疑:习禅者如何调饮食?
佛教禅修与身心医学
学佛修行与健康生活:禅定、冥想及其他修行方法对身心的影响
修行禅定,保持呼吸的畅通是关键
《佛教养生》:养生长寿术之禅定篇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
佛教禅宗的饮食起居习惯,如何学习禅宗?
佛教禅修与身心医学——正念修行的疗愈力量

网址: 如何修得禅定中的四禅八定?佛陀:能入此定者,必有神通现前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