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第四呢,就讲到修行的方法的这个直接的部分,叫做调五法。调五法,有时候又叫做调五事,调五事这个题目我讲过多次,有许多老居士可能都有印象。所谓调五事,一是要调饮食,二是调睡眠, 三是调身, 四是调息,五是调心。这五个方面调整到使我们的身心能够自在这样一个状态,修道就可以避免许多的弯路。
所谓调饮食,怎么调呢?至少要注意这四个方面:要修禅定,不宜吃得太饱,因为吃得太饱,“气急心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所以,我们打坐的时候,不要吃饱了饭马上就去坐,这样不会有好的效果。同时,在修禅定的时候,不宜吃得太饱,七成饱,最多八成饱就可以,“食若过饱,则气急心满,百脉不通。”就是说身上的血液、血脉不调和,心也闭塞,坐不安、念(这个念就是我们的心态、念头)不安。这是讲吃饱了,不宜打坐。第二呢,肚子太饿、太饥也不易打坐,书上讲“食若过少,则身羸心悬, 意虑不固”,简单地说,没有吃饱就没有精神,没有精神,这个心就悬在那里,它也安定不下来。第三,如果吃了秽浊之物,就会令人心识昏迷,也不适于打坐。秽浊的食物指什么呢?比如说油腻过重的东西,打坐的人,如吃得饱饱的,而且吃了许多肥肉,喝了酒马上就去打坐,可能坐不下来。为什么呢?那些食物在身内所产生的那些反映,就使你的心安定不下来。那么,是不是说吃荤的人就不能打坐呢?也可以坐,起码要过一个小时以后,你的这种反映逐步逐步淡化了,才可以去坐。当然,这个秽浊之物,还包括一些不卫生、不健康、变了质的东西。第四,若食不宜之物,则易动宿疾,四大违戾。一个有老毛病的人,就不能吃和他的这个毛病有直接影响,会引起他旧病复发的这种食物。有的人对某种食物过敏,那自己就要注意,在打坐之前,不能吃对自己身体有过敏的食物,比如说有的年老的人,有肠胃病,有高血压,有糖尿病,那么你自己就要注意,你有什么病,就要避免那种食物对你的这个病的刺激,所以说在调饮食方面要注意这四点。
调五事的第二件事是调睡眠。本来修行是要精进,以少睡眠作为一个精进的条件,但是完全不睡眠,你想要坐得稳,坐得好,那也不可能,所以要调。调到什么程度呢?不可太放纵,也不可太节制,要适度,保持精力旺盛,打坐的时候不会昏沉,不会打瞌睡,这样对于修行会有利。书上讲,睡眠是无明之法。因为贪、嗔、 痴我们随时可以觉悟,随时可以去防止,随时可以去排除,如果你睡下去了,整个人神智都趋于一种昏迷的状态,那就是无明。你在无明当中,怎么防啊?觉照提不起来,所以说睡眠是障道的大因缘。但是,如果不睡,那就心神恍惚,不利于修行,如果睡得太多,不但是浪费了时间,也会令我们这个心不宁静,善根沉昧。所以,在调睡眠这个问题上,要时时刻刻心念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洁,心念明净”。如果我们时时刻刻能够做到这八个字,那就说明你的睡眠调到了一个最佳的状态,如是方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未完待续)
关联阅读:
四祖寺癸卯(2023)年第廿一届冬季禅七法会通启 (内含老和尚开示音频)
《真际禅话》读书召集 || 《净慧长老全集》系列读书No.6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 || 修行的三个法门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 || 具五缘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 || 诃五欲·弃五盖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