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14有用+1
佛教禅修中调整身息心的五种方法
调五事是佛教禅修实践中的基础方法,旨在通过调整饮食、睡眠、身体姿势、呼吸和心态五个方面,为修习禅定创造条件。其核心内容包括:控制饮食质量与摄入量以维护健康,调节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规范禅坐姿势以促进气息畅通,调和呼吸节奏以达至身心平静,以及专注意念以消除妄想。该方法与气功学存在相通之处,不仅服务于精神修行,也对防治疾病、提升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1] [3]。
所属类别宗教术语
起源时间佛教传统修行理论
核心内容饮食、睡眠、身、息、心
修习目的奠定禅定基础 [3]
相关经典禅修实践典籍
主要方法调五事是佛教禅修中的修行方法,指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 [2-3]
播报
编辑
佛教调五事包含以下五个维度的调整:
1.调饮食要求修行者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炸食品)和有害物质(烟酒、毒品) [1-2];饮食量需适中,过饱易致昏沉,过饥则影响专注力 [2-3]。
2.调睡眠建议年轻人每日睡眠约8小时,老年人约6小时,须避免贪睡或过度疲劳,睡眠质量直接影响禅修时的气息状态 [2-3]。
3.调身禅坐时需选择合适座垫与盘腿方式,保持脊柱正直避免倾斜,确保气息畅通、血脉无阻滞 [2-3]。
4.调息通过数息法或随息法,将呼吸调整为"绵绵密密,若有若无"的柔和状态,此为禅修关键环节 [2-3]。
5.调心需保持意念专注于当下,通过正念训练消除杂念,使心念与呼吸同步协调 [2-3]。
播报
编辑
调五事被强调为"禅修入门关键" [2],若五事未调则"善根难发" [3]。其作用包括:
通过调整饮食、睡眠、身体姿势、呼吸和心态来达到适合修习禅定的状态 [2-3];
改善身体健康状态,为长期修行提供生理基础 [1] [3];
不同地区因文化差异可适当调整具体实践方式 [2]。
参考资料
1略谈调五事——介绍佛教调治身息心的方法 .六维联合.2024-04-222真际禅林丁亥年秋季七日禅修开示.柏林禅寺.2007-09-213柏林禅寺戊寅年冬季禅七开示.柏林禅寺.1999-01-05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最近更新:
(2025-05-21)
突出贡献榜
相关知识
禅修需调五事
净慧长老:调五事
五味可调五脏
孕妇注意事项 孕妈妈心理调适五大秘决
产后如何恢复与调养 五大事项需注意
五脏最怕这些事情 需用对方法调理
养生日记 开春调养五件事
科学烹调五法
五味调和
专家联合调查“刺五加注射液”疑似不良反应事件
网址: 调五事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5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