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过午不食”有多少道理

“过午不食”有多少道理

本报记者 冯金灿

    “过午不食”是指在中午后至次日黎明这个时间段内不再进食。很多人认为,“过午不食”能够减肥或者养生。
    但是,近日新闻报道,杭州一个小伙子为了养生,“过午不食”长达5年,结果胃黏膜广泛充血、糜烂,长了两个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并有出血和咖啡色血痂。
    此新闻一出,很多人迷茫了:“过午不食”,究竟是不是养生?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杨强博士说,“过午不食”一词出自佛家,为佛家戒律,意为:从午后一直到次日黎明,这段时间不允许吃东西。“过午不食”并非出自医学典籍,然而后人将之称为中医养生之道。
    人们的一日三餐,是长期形成的,肯定有它的道理。按照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关于吃多少,流传着一句话: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尤其是对于晚上还要加班的人们来说,“过午不食”是绝对不行的,时间一长会造成胃溃疡。而古代僧人并非午后不吃东西,因为他们也要进行劳作,不吃东西是不行的,所以午后他们会吃一些茶羹或代茶饮。可见,就算是作为戒律的“过午不食”也需要灵活变通。
    郑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马英杰说,饮食有节,方是养生之道。古人云: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中医理念与现代营养学不谋而合:定时进食,多餐少食。因此,不要为了所谓的假养生而伤了身体。
    马英杰说,我国自古有“过午不食”的说法,但这种传统现代人不宜照搬。古人通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起得早,晚上睡得也早,工作压力也不大。而现在很多人熬夜工作,晚上12点多才睡觉,如果“过午不食”,那下午和晚上就会由于能量供给不足,出现体力不支、精力不足的现象。人的胃酸、胃泌素等分泌是有节律的,一日三餐到点就会分泌,这是人类多年进化的结果。胃酸等消化液主要是来消化食物的,如果不吃食物,胃酸就会消化自己的胃黏膜,进而对胃造成损伤,出现溃疡。
    对于新闻中的小伙子来说,其胃溃疡的形成与“过午不食”有多大关系,还须医生作出恰当诊断。其首先应到消化内科去看一看,进行一些药物治疗。其次是要恢复一日三餐的正常饮食。患胃溃疡期间,患者要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帮助修复胃黏膜。另外,要多吃一些比较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软饭、流食等。
    既然“过午不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科学养生呢?杨强说,对于身体健康又想养生的人来说,可以选择轻断食法。
    轻断食法指的是一周内有5天正常饮食,有两天低能量进食。低能量进食不是不吃饭,而是一日三餐正常吃,只是每顿食物的能量比平时低,如蔬菜、水果、酸奶等。这样既照顾到了胃酸的分泌规律,又有利于减重和养生。要在低脂、低糖、低蛋白的基础上,尽量保证食物多样化。很多最新研究证明,轻断食法有利于身体健康,甚至有可能将高血压病和糖尿病逆转,使血压和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
    此外,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于静也提醒人们,晚饭不能不吃,但也不能暴饮暴食。许多人晚上喜欢泡在各种饭局、酒局中,大吃大喝,很容易造成能量摄入超标,进而引起一系列代谢疾病。

相关知识

道家过午不食有道理吗
“过午不食”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没有科学道理?
“过午不食”有几分道理?过了这个点就别吃饭
“过午不食”的说法有道理吗
老话说的“过午不食”到底有没有道理?
过午不食法的减肥原理 过午不食的坏处有哪些
古人常说“过午不食,健康长寿”,有道理吗?
“过午不食”的减肥原理,你知道吗?
“过午不食”到底有没有道理?3个危害你需要知道
过午不食科学吗 过午不食的减肥原理

网址: “过午不食”有多少道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5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