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持
气温逐渐升高,凉爽清新的早晨或晚上,在户外跑跑步,或者在世界杯前相约踢球,预热一下看球的氛围……各种各样的运动开始提上市民的生活日程。而谈到运动,饮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近日在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等社交媒体上记者发现,对可以称得上“运动伴侣”的水,运动者却并不明白该何时喝,怎么喝。
“跑步前不应该喝水,跑步前喝水会引起胃痉挛,如果运动时口渴,就稍微补一点水,等运动完之后再大量喝水。”这是一位跑步达人在网上分享的喝水经验,记者采访多位运动爱好者,似乎运动前不宜喝水,是大多数人的直观印象。一项微博网上调查的结果也表明:33%的人认为运动前不宜喝水,25%的人认为运动前适宜喝水,还有42%的人表示不清楚运动前喝水究竟是好是坏。
那么,运动之前到底适不适宜喝水呢?昨日,记者采访运动专家,对运动时如何科学饮水,进行详细的解读。
运动前三十分钟应适量补水
“不少人常忽略跑步前的水分补充,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跑步前喝水会引起胃痉挛。”某大学体育老师吴迪认为,运动前不宜喝水的说法不可采信,但是,这水怎么喝,还是有讲究的。要看你喝多少水,还有你喝水到你运动之间隔了多长时间。
吴迪补充道,运动前三十分钟,补充一些适量的水是合适的。因为尤其剧烈运动,从喝水到人体真正吸收,差不多需要二十到三十分钟时间,如果你刚喝完水就去运动的话,会容易产生胃痛。
虽然运动之前喝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切记最好在运动之前半个小时喝水,这样既给身体补充了水分,又不会在运动的过程中给肠胃带来负担。
不要以口渴作为喝水依据
那么,在运动过程中如何正确地喝水呢?对于运动过程中的“豪饮”,运动专家苏春宇认为不科学且有损身体健康。“剧烈运动后身体消耗较大,身体各部分机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时如果大量饮水,势必造成心脏负担过重。”
吴迪老师建议,不要感觉口渴的时候再喝,每运动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补充一百到一百五十毫升左右的水。这样的话能一直维持一个很好的状态。在运动的过程中,正确的喝水方法是少量多次,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口渴为喝水的依据,因为当我们感到口渴的时候,身体已经缺水了。
为了身体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在运动的过程中不宜饮用糖分过高的水。并且,水温也要控制得当,不可太热,也不可太冰。
每喝一口水应先轻漱几秒
运动结束后大量补水的做法又是否正确呢?吴迪老师告诉记者,“有的人刚跑完一千米或一千五百米,他的身体是很热的,这时候如果他马上喝整个一瓶的凉水,会造成他头晕或者短暂的休克,这都是可能的。”正确的做法应是在剧烈运动后先少量饮水,待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加大饮水量,切忌饮用生水、冷水。
苏春宇认为,运动后正确的饮水方式,最好在纯净的食用水(矿泉水或凉白开)内加0.7%~0.9%的食用盐,这样可以及时补充体内流失的盐份。在喝水的时候不要喝得过猛,第一口水漱口之后吐出,之后每喝一口水都应该在口腔内轻漱几秒后再缓慢喝下,这样做不但可以很快就能解渴,而且能有效地控制自身的饮水量,有效地避免运动后喝水的腹胀与疲惫感。在没有生理盐水的情况下,也可以喝普通饮料,避免碳酸饮料。记者张允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