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10年4月9日 —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主办的“携手健康 • 共筑希望”帕金森患者关爱主题活动广州站启动仪式媒体见面会上,广东省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王丽娟教授指出,中国目前有200万帕金森患者,占到全球帕金森患者总人数的一半,并且近年来患病人数仍在不断上升,每年新增病患10万,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但帕金森病并不可怕,只要及时发现、系统治疗,就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携手健康 • 共筑希望”帕金森患者关爱主题活动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主办,联合上海,北京,成都,广州四城市多位帕金森病知名专家在当地开设患者讲座及义诊及摄影征文比赛,向患者传播正确的疾病防治理念。
揭开帕金森病的神秘面纱
一提到帕金森病,大家就会想起不少名人,如我国数学家陈景润、拳王阿里等。帕金森病曾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慢性癌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患者会出现,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姿势异常等症状,以致生活不能自理。帕金森病已经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致残性疾病。
王丽娟教授说,了解帕金森病的常识,普及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非常必要。帕金森症状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出现。有些情况下,病人自己感到乏力,运动起来有些吃力;更多情况下都是同事或者配偶觉得病人有些不对劲,如走路不摆臂,面部没有表情等。帕金森病在疾病早期也经常会被当作颈椎或腰椎疾病去治疗,或误诊为脑血管病,等到疗效差或症状更明显时才想到帕金森病,却已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如果发现手抖,抬不起头、直不起腰、迈不开步、表情呆板“面具脸”,关节僵硬及肌肉发紧的症状,应警惕患帕金森病的可能,尽快到正规医院请专家确诊。这样就能为尽早干预,赢得最佳治疗时机。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帕金森病患病人数也随人口比例而呈迅速上升的趋势。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大约有1.7%的人患有帕金森病,据此估计,目前全国患病总人数已达200万。仅广东省就约有11万帕金森患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比重不断升高,未来几年帕金森病防治形势将更为严峻。
以往通常认为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疾病,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这种疾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在门诊也经常能见到四五十岁的中年帕金森病患者,这些患者往往生活压力比较大,自我要求也高,所以患病以后比老年患者更加痛苦。中山大学附属一院神经科的陈玲教授认为: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因素及长期精神压力,都可能会导致帕金森病症状的出现。
系统治疗,击退帕金森病魔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左旋多巴类药物仍然是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药物,尤其是治疗开始的3-5年内。而长期使用左旋多巴类,可能会出现疗效减退、症状波动甚至是异常的不自主运动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但对于长期并发症中山大学附属二院的陶恩祥教授也解释说:运动并发症的出现可能也是疾病进展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左旋多巴的毒性。因此不必过于担心左旋多巴副作用,只要听医生建议合理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还是利大于弊的。
在控制长期运动并发症这一点上,手术无疑是对传统药物治疗很有效的补充。中山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外科的刘金龙教授介绍:目前所谈及的手术治疗主要是脑深部电刺激疗法(DBS),它是通过植入体内的脑深部的电极,发放弱电脉冲,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控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神经电活动,从而消除帕金森病的症状,使患者恢复原有活动能力。国际研究资料早已证实,脑深部电刺激不仅能有效地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症状,还能减少药物治疗引起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在国内已经有两千余名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接受了脑深部电刺激的治疗,广东省的治疗团队也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手术经验。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病,一旦发病,其症状将会伴随患者一生,立足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陈玲教授进一步提醒说,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除了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和接受DBS手术,还需要辅助一些康复或心理治疗。所以帕金森病的治疗不是单一一个学科可以胜任,而是要依靠全方位多学科的团队合作。帕金森病的治疗不能仅依靠医务人员,家庭和全社会应该携起手来,给帕金森病患者更多关爱和帮助,这样才能筑起他们生活的希望!
本文来源于长沙健康导航网:http://www.dh0731.net
相关知识
帕金森病患者治疗不理...
帕金森病患者日常护理与康复须知
帕金森患者居家健康指导
帕金森患者的防跌倒指南,注意收藏!
家有帕金森病患者,居家照护记住六要点
帕金森病患者的功能康复锻炼
帕金森患者的饮食管理
帕金森患者怎样康复评估
帕金森病患者突然暴瘦怎么治疗?
帕金森患者日渐消瘦怎么办
网址: 专家呼吁全社会关注帕金森患者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