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被体重骗了!“隐形肥胖”比真肥胖更可怕?各年龄段体脂红线公布

被体重骗了!“隐形肥胖”比真肥胖更可怕?各年龄段体脂红线公布

小伙何勇(化名)

身高175厘米、体重60公斤,

这样的身材似乎跟“胖”一点不沾边。

但前阵子他却开始出现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状,

到医院一检查,

结果让他“惊呆了”:

何勇的体脂率高达28%,明显超标;

不但有脂肪肝,同时存在转氨酶升高、尿酸升高,甘油三酯升高的情况;

空腹胰岛素水平飙升,接近正常值的2倍!

医生表示,

像何勇这样看上去不胖甚至比较瘦、

但却有多项指标“亮红灯”的人,

并不少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下称广医二院)专家提醒:体重管理不仅要关注重量(BMI),更要重视质量(体脂率)。

即便是瘦人,体重正常但体脂太高也有可能是“隐性肥胖”,千万莫大意。

比如,最近登上热搜的“脂包骨”身材,这类人骨架纤细、看着也很显瘦,捏起来的手感也非常松软,许多网友直呼“仿佛看到了我自己的胳膊”。有专家提示,这类身材看似可爱,实际也有健康隐患,比如骨骼磨损更严重、骨质疏松风险更高。

警惕“隐性肥胖”

瘦人也可能得脂肪肝

提到体重管理,很多人把目光紧紧盯在体重秤上,关心的是减掉了多少斤,BMI(体重指数)是否正常,以为只要数字达标就万事大吉。其实这还远远不够,还有一个指标——体脂率(脂肪占体重的比例),也是衡量是否肥胖的关键,但往往容易被忽视。

比如上述案例中的何勇——明明不胖,为何会有脂肪肝,还体脂率超标?

广医二感染病科主任医师罗润齐在询问病史时了解到,何勇平日工作比较忙,一日三餐多靠外卖解决,从未饮食控制,常常以饮料代水饮,而且每天久坐少动疏于锻炼,晚上还喜欢邀上好友熬夜打游戏。他有明显的肚腩,只是平时爱穿T恤,宽宽松松不太显眼。

“健康不能仅停留在‘看上去瘦’。‘瘦人胖肚’(内脏脂肪超标)的隐患也不小,应高度警惕。”罗润齐提醒,体重管理不仅要关注重量(BMI),更要重视质量(体脂率)。

BMI(身体质量指数)= 体重(kg)÷ 身高(m)²,主要侧重体重和身高进行评估,无法反映肌肉、脂肪、骨骼等身体成分;

体脂率体现身体中脂肪重量占总体重的比例,将它与BMI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估更准确。

瘦人“胖肚”、拜拜肉多

到底是什么原因?

如果光看体重或BMI,不少人都在标准范围内,但肚子、手臂、大腿等部位的脂肪却很明显,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拜拜肉、“瘦人胖肚”,一测体脂率,很可能已经超标了。

为什么BMI正常但体脂却会偏高?对此,专家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

肌肉量不足,脂肪比例高:

不少人觉得自己不怎么运动体重也控制得不错,但没意识到长期久坐、很少进行力量训练或有氧运动,可能导致肌肉逐渐流失脂肪趁机堆积。

尤其是30岁后,肌肉量每年约流失0.5%~1%,应引起警惕。

2

饮食习惯:

有些人虽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未超标,但饮食结构不合理,高糖、高油、高精制碳水(如奶茶、零食、精米白面)摄入过多,这些热量易转化为脂肪囤积;

而蛋白质摄入不足(如很少吃鸡蛋、瘦肉、豆类)则可能导致肌肉无法合成,基础代谢下降(更易囤脂肪)。

3

代谢率下降,脂肪消耗减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代谢率每年约下降1%,肌肉流失加剧,若不控制饮食和运动,脂肪更容易堆积。

另外,内分泌问题(甲状腺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也可导致代谢变慢、脂肪分解困难,即使体重不变,体脂也可能升高。

4

遗传与体质因素:

部分人天生属于“易囤脂体质”,脂肪细胞数量较多,或脂肪易堆积在腹部(内脏脂肪高);

另外,肠道菌群也可影响代谢,某些菌群可能促进热量吸收。

体脂率怎么测?

测量体脂率的方法有:

双能X线吸收测定技术(DEXA)计算机化断层显像(CT)核磁共振(MRI)生物电抗阻分析法(BIA)

前三种方法测出来的体脂率都比较准确,其中 DEXA 是金标准。

第二和第三种方法,还能测出身体的脂肪分布,不过因为设备昂贵,所以它们基本都用于临床和研究。

家用体脂秤靠谱吗?

健身房用的体脂仪和家用的体脂秤,基本是用BIA的方法测体脂的,用日常观测自己的体脂变化,还是可行的。

不过,建议尽量用同一个体脂称、在同一时间点、同一地点下测量。运动后不要马上测量,最好休息半小时后再测。如果平时需要服用药物,不要因为测量而停药。测量前4小时不要饮用浓咖啡、浓茶,也别吸烟。除此之外,平时可以多照照镜子、捏捏肚子、量量腰围,这样判断体脂率会更直观。

不同人群(年龄)的体脂标准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体脂率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儿童及青少年(6~18岁)

6~11岁:男性健康体脂率范围12%~22%,女性健康体脂率范围15%~25%。

12~18岁:男性健康体脂率范围10%~20%,女性健康体脂率范围15%~25%。

成年人(18~65岁)

18~39岁:男性健康体脂率范围10%~20%,女性健康体脂率范围20%~30%。

40~59岁:男性健康体脂率范围12%~22%,女性健康体脂率范围22%~32%。

60岁以上:男性健康体脂率范围15%~25%,女性健康体脂率范围25%~35%。

可以对照下图,

绿色部分是理想的体脂范围

↓↓↓

(图/科普中国)

老年人(65岁以上)

男性:健康体脂率范围15%~25%。

女性:健康体脂率范围25%~35%。

控制体重 减脂增肌这样吃

不少人在减肥、控制体重的过程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减少肌肉量,导致身材松弛。

其实,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使每天摄入的热量要少于消耗的热量,可在减脂的同时保持甚至增加肌肉量,达到更好的塑形效果。专家支招如下:

肉蛋奶都是优质蛋白质较为丰富的食物,建议每天1个鸡蛋(别丢蛋黄),1~2包牛奶,畜禽肉加起来最少吃40克,最多不超过100克;鱼虾肉最少吃40克,最多不超过100克;豆制品每天吃50克左右。碳水建议选择粗细搭配的主食,比如燕麦饭、杂粮杂豆饭、荞麦饭、杂粮馒头、全麦面包等,建议女性和男性每顿饭最少吃到50、75克生米面对应的主食。50克生米或面对应的主食大约是:2片全麦面包或130克米饭/面条。蔬菜建议全天吃到300~500克。另外,烹调油要控制在25~30克/天,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油脂,比如炒菜用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凉拌用亚麻籽油、核桃油、芝麻油等。

当然,除了吃,适量的运动也很重要,日常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跑步、快走、游泳或打太极拳等运动,并适做些力量训练,如深蹲、卧推等动作,也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此外还应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减少久坐、少熬夜等。

指导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罗润齐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赵思文副主任医师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身体脂肪比例高属“隐形肥胖”
各个年龄段预防肥胖的方法
隐形肥胖该怎么来减最好 这么做可以告别高体脂率
广州健康体重管理中心减肥是真的?真实被骗经过告诫!被骗已退款!
各年龄段女生标准体重表,别焦虑也许你不胖
千万不要在这个年龄变胖啊!比中年发福更可怕
扒一扒减肥骗局,减肥被骗退款技巧公布!
体重掉了,人没瘦?“瘦胖子”可能比“真胖”更危险
BMI正常体脂率却超标,如何发现隐形肥胖儿童?
儿童肥胖比成年肥胖危害更大,别让胖毁了孩子一生!

网址: 被体重骗了!“隐形肥胖”比真肥胖更可怕?各年龄段体脂红线公布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8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