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夏至养生:顺应天时,养心护阳

夏至养生:顺应天时,养心护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阳气最盛的时节,白昼最长、夜晚最短。同济医院中医科专家提醒:此时养生需顺应“阳盛于外、阴生于内”的特点,重点在于养心护阳、防暑祛湿、调和阴阳。

一、夏至养生,为何重在“养心护阳”?

中医认为,夏至阳气外发,气血运行旺盛,但人体内部反而相对虚寒。同时,夏季与五脏中的“心”相应,暑热易扰动心神,导致心烦气躁、失眠多梦等问题。因此,夏至养生的核心在于: 保护阳气:避免过度贪凉损耗阳气。 静心养神:心静则身凉,调和情绪以顺应夏季“养长”之道。

二、养心护阳的4个关键方法

1.起居调养:护阳养阴,顺应天时

①夜卧早起

顺应昼长夜短,晚睡不超23点,早起宜6点左右,助阳气升发。 

②睡好子午觉

午睡:11点-13点心经当令,小憩15-30分钟养心安神,防午后中暑。

 子时入睡:保证23点前深度睡眠。 ③避免过度贪凉

空调温度宜26-28℃,避免直吹头、颈、腹、背、膝; 大汗后忌冲冷水澡,应先擦汗休息,再用温水冲洗; 忌睡地板或风口处,防寒邪入侵。

2、饮食调养:清热祛湿,温养脾阳

①多吃苦味与酸味 苦味

(苦瓜、莲子心)清心火、健脾祛湿,脾胃虚寒者慎用; 酸味(乌梅、柠檬)生津止渴,可制酸梅汤。

②保证水分

充足 少量多次饮温开水、淡茶(绿豆汤/荷叶茶/菊花茶); 忌过度依赖冰镇饮料及甜饮。

③清淡饮食,多蔬果 

多吃冬瓜、黄瓜、番茄等蔬果,搭配薏米红豆粥等清淡粥羹。

④适度温养护脾阳 

适量食用生姜、葱蒜温中散寒,抵御空调冷气; 忌过量生冷瓜果,防脾胃损伤。

⑤补充优质蛋白

 选择鱼虾、豆制品清蒸炖煮,避免油腻。

3、运动调养:避暑防汗,适度为宜

时间:避开10:00-16:00高温时段,选清晨或傍晚; 强度:散步、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舒缓运动,忌大汗淋漓; 补水:运动前后补淡盐水或电解质水; 汗后处理:及时擦汗更衣,忌吹冷风、洗冷水澡。

4、情志调养:静心戒躁

保持平和心态,避免烦躁动怒; 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静心; 戒情绪大起大落,防心火亢盛。

三、冬病夏治黄金期

夏至阳气最旺,是调理冬病最佳时机,三伏贴作为中医“冬病夏治”的经典疗法,巧妙依托三伏天(7月-8月)自然界阳气最盛、人体经络气血通畅的特点,用温阳散寒的中药贴敷于特定穴位,通过药物渗透和穴位刺激双重作用,激发人体阳气,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济医院中医科除提供三伏贴外,还可结合艾灸、葫芦灸、温阳罐、火龙罐、刮痧等中医治疗特色疗法,帮助大家调理体质。

中医科总结,夏至养生重在 “四平衡”:

●阴阳平衡:养护阳气的同时避免耗伤阴液;

●寒热平衡:清热解暑的同时防范寒邪侵袭;

●燥湿平衡:祛湿排毒的同时兼顾津液养护;

●动静平衡:将适度运动与静心调养相结合。

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养护身心,为秋冬健康筑牢根基!科学养生,安然度夏!同济医院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中西医结合科  骆萍  护师    中西医结合科  陈程 主管护师

审核专家:中西医结合科 董若兰 副主任医师

相关知识

立夏养生指南:顺应时节,呵护健康
立冬养生:护阳气、养身心、顺天时、调饮食
天坛科普——养阳护阴,清补兼施:夏至的中医养生保健
秋分养生:顺应天时,呵护健康
节气养生,顺应天时保健康
春夏交替养精力,科学养生正当时 顺应天时调身心,精力充沛迎盛夏
夏至将至,阳极阴生,不想留下一身病?夏至节气养生指南!
夏季养生“养心扶阳”
夏天怎样补阳祛湿?夏天养生注意补阳祛湿
中医护理与季节养生:顺应自然,调养身心

网址: 夏至养生:顺应天时,养心护阳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9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