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温阳利湿

温阳利湿

  治法之治疗阳气被水寒阻遏而小便不利的方法。如病人内停水湿,外有表寒,阳气受水寒阻遏,症见头痛、微发热、心烦口渴欲饮,或水入则吐、小便不利,或水肿泄泻,或痰饮咳喘,苔白腻,脉浮等,治以五苓散温阳化气,行湿利水。

  小便不利

  小便量减少、排尿困难或小便完全闭塞不通。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因阴虚、发热、大汗、吐泻、失血等导致化源不足而小便不利者,治宜滋阴养血为主,不宜渗利,方用增液汤、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等。因肺气失宣、脾虚不运、肾关不利、三焦决渎失常等导致水湿失运而小便不利者,治宜宣通肺气、健运脾胃、温补肾元、疏通三焦等法,方用生脉散加桔梗、实脾饮、八味丸、疏凿饮子等。因肺热气壅、热结膀胱、气机郁滞、瘀腐阻塞水道、肾元虚衰、胞转等导致尿蓄膀胱而小便不利者,可分别采用清肺、泄热、理气、化瘀、温肾、渗利等法。

  一般无疼痛,严重者成癃闭。《景岳全书。癃闭》:“小便不通是为癃闭,此最危最急证也。水道不通,则上侵脾胃而为胀,外侵肌肉而为肿,泛及中焦则为呕,再及上焦则为喘,数日不通则奔迫难堪,必致危殆。”

  常见证候

  湿热蕴结:小便不通,或小便量少混浊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渴而不欲饮,或口粘苦,大便不畅,舌苔白腻,脉沉数。

  热邪壅肺:小便点滴而下或不通,口燥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伴有咳嗽,舌苔薄黄,脉数。

  肝郁气滞:小便不通或不爽,精神抑郁,心烦易怒,胸胁胀闷,少腹胀满,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尿道阻塞:小便滴沥,或尿细如线,时通时阻,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中气下陷: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爽利,小腹坠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食欲不振,舌质淡,脉弱。

  肾气虚弱: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恍白,腰膝酸软,腹部寒冷,舌质淡,脉沉细而尺弱。

  热病伤津:小便不利,身热无汗,烦渴,口干舌燥,便秘,初起发热恶寒,继之壮热汗出,舌红,苔黄而干,脉弦细而数。

  治疗方法

  因阴虚、发热、大汗、吐泻、失血等导致化源不足而小便不利者,治宜滋阴养血为主,不宜渗利,方用增液汤、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等。

  因肺气失宣、脾虚不运、肾关不利、三焦决渎失常等导致水湿失运而小便不利者,治宜宣通肺气、健运脾胃、温补肾元、疏通三焦等法,方用生脉散加桔梗、实脾饮、八味丸、疏凿饮子等。

  因肺热气壅、热结膀胱、气机郁滞、瘀腐阻塞水道、肾元虚衰、胞转等导致尿蓄膀胱而小便不利者,可分别采用清肺、泄热、理气、化瘀、温肾、渗利等法。

相关知识

健脾利水温阳化湿的药都有什么
一个方子,温阳化饮、健脾利湿,晒干脾中湿气
温阳利湿具体要怎样,要吃些什么药
祛湿健脾温阳化水
温阳祛湿最好的中成药
温阳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健脾补肾温阳祛湿中成药
健脾祛湿温阳补肾的中成药
肥胖是阳气不足,痰湿淤堵!重用干姜,温阳散寒祛湿,清除脂肪!
喝姜水去湿气吗,生姜温阳化气可以散寒除湿

网址: 温阳利湿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9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