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复合型营养素也是智商税

复合型营养素也是智商税

复合型营养素也是智商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正常、健康的成年人会在饭后,再打开药瓶吃上一、两片某种维生素,或者是某种复合型营养素的补充剂,甚至还是某些大品牌的复合剂型。往小了说这是补充营养成分,往大了说这是为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那么问题来了,如此这样的维生素、营养素的补充有必要吗?需要吗?你知道自己缺的是什么吗?如此的补充是否还有一些潜在的危害性?

面对着这些问题,很多人也是说不出个所以然,这样,补充营养素就成了我们的疑惑,也是大家的疑惑。

最近,“JAMA(美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重磅的文章,该文中的部分研究内容和结果甚至可能改变了我们对补充维生素、营养素的认知。通过对普通成年人进行的观察表明,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所谓的“营养补充剂”的补充,有部分维生素在补充的时候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心血管疾病、肿瘤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因其死亡的人数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探求相关疾病的发生原因和应对模式也就成为全球专家们的共同课题。

有研究表明,炎症和氧化应激是心血管疾病、肿瘤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主要原因。而基础研究也提示,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依照这样的证据链作为基础,我们是否就可以利用长期服用营养补充剂的方法降心血管疾病、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实施最大限度地预防了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目前的临床观察中,这样的因果关系却没有被顺理成章地实现着。甚至,目前几乎没有任何的证据可以表明:补充复合维生素、单一营养素、功能性复合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可以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其死亡风险。与之相对应,对于补充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来说,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尤其是对于具有吸烟或者从事石棉职业暴露等肺癌高风险人群来说,补充β胡萝卜素可能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即疾病危害风险会高于肿瘤预防。而维生素E在降低心血管疾病、肿瘤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死亡率方面并没有带来临床净获益。

看着这样的结果,我们是不是有些不知所措了,毕竟那些“为了身体健康”,为了“弥补饮食中营养不足”的人们还是大有人在的。不只是在我国如此,仅在美国,这样的人数也约占全人群的半数以上。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有些让你感受到了莫名其妙,或者是感觉自己就是在缴纳智商税。

不论我们现在是否能够理解这样的结果,现实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有关营养补充剂的潜在性危害研究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独的研究,在很多的研究中具有结果被证实:

对于吸烟或石棉职业暴露的人群,较大剂量的补充β胡萝卜素可能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

中等剂量的维生素A补充剂可能会降低骨密度,造成女性髋骨骨折风险显著升高。高剂量则可能导致肝毒性或者具有致畸作用。

每天维生素E、高剂量(≥35mg)的维生素B6、高剂量(≥1000 IU)的维生素D补充有可能会造成出血性卒中、髋骨骨折、高钙血症和肾结石的发病风险明显升高。

如此说来,补充高剂量维生素的危害确实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提示我们,决定补充、使用他们的时候你还真得需要悠着点。

在正常人群中使用维生素或矿物质营养补充剂,主要还是基于医疗保健目的,主要用于改善整体健康、缓解肌肉骨骼疼痛、抗病毒感染和提高免疫力等角度。对于那些能吃能喝,饮食不受影响的成年人而言,这样的补充显然就失去了意义。毕竟日常的食物,尤其是富含营养素的食物是完全可以满足饮食营养需求的,饮食途径可能也是最好的。

我们时常都听说过:多吃蔬菜和水果对身体健康有益,那么摄入蔬菜和水果中的关键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否也有同样的作用呢。目前看来,完整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植物活性物质、纤维和多种其他类型的营养素,这些成分可能协同发挥作用,共同带来健康获益,而通过单独补充不同种类的营养补充剂可能并不能达到此种效果。

因此,对于营养补充剂需要理性看待。在目前看来,除了儿童、妊娠期或者备孕期的女性、慢性病人群、住院患者以及营养缺乏人群。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的补充几乎没有必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营养第四餐”是不是“智商税”?
蛋白粉:智商税还是营养神器?
营养素补充剂到底有什么用?天天吃营养品是不是智商税?
“营养第四餐”是不是“智商税”?如何合理服用补剂?
碧生源​酵素是不是智商税?
青汁是智商税吗?
多燕瘦是不是智商税
吃“软糖”养生,是新消费还是智商税
酵素:智商税还是健康守护者
左旋肉碱是智商税吗

网址: 复合型营养素也是智商税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48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