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久别重逢,别来无恙,4个月靠3个减肥经验,终于从130斤瘦回95斤

久别重逢,别来无恙,4个月靠3个减肥经验,终于从130斤瘦回95斤

前几天有小伙伴私信燕教授说,她靠我给她制定的3个减肥方法,历时4个月,终于从130斤瘦回95斤。看到这里,燕教授是非常开心的,能帮各位胖友获得理想健康的体重,是燕教授一直以来的宗旨。

先来介绍这位小伙伴吧!这位小伙伴她从小到大都是瘦瘦的,吃什么都不胖,体重也从来没超过95斤,自从出来工作一年后,她的体重开始飞快的飙升,达到130斤。在此之前,她一直以为自己的体质是怎么吃都不胖的,所以在饮食上也没什么顾忌,平时也不怎么运动,如今体重达到130斤,让她后悔莫及,之后她就开始踏上了减肥之路。


在这里燕教授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体质,认为自己的体质是不胖体质就随便乱吃东西,很多易胖体质都是后天不良习惯形成的,不注意你就会胖成球,之后的减肥之路,你就痛苦了,毕竟吃胖三分钟,减肥十年功。

好了,废话不多说,今天燕教授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三个有些的减肥方法,有需要的胖友可以学习一下哦!

第一个方法: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减肥七分靠吃,三分靠运动,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减肥事业成功倍半。良好的饮食习惯就要戒掉一些垃圾饮食,比如:汉堡、炸鸡、薯片,奶茶、碳酸饮料,这些卡路里非常高的食品就不要再吃了。吃多了,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还会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

想要减肥可以试一试低脂、高蛋白饮食,补充高纤维食物,要减少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多吃天然蔬菜,例如西红柿,生菜,胡萝卜,洋葱等。高蛋白饮食可以多吃鸡蛋,瘦牛肉和鸡胸肉,以增加饱腹感并实现肉类和蔬菜的均衡混合。

减肥时也可以配合一些减肥代餐,比如:燕教授的营养代餐粉,提供补充你身体所需营养的基础上控制你每日热量摄入,热量很低,饱腹感强,代替早晚的主食来吃。


还有就是如果大家吃完三餐之后,还饿的话,可以吃苹果或一个黄瓜来减轻饥饿感。每天摄入的卡路里不能大于你消耗的,这样人体就不会形成能量堆积,从而生成脂肪导致肥胖。

第二个方法:每天运动超过45分钟,运动可以多样化

运动减肥开始时会很痛苦,但是对减肥还是很有成效的。跑步是很好的减肥运动,过于肥胖,跑步时开始最好是从快走开始,坚持走路两个月后,身体开始适应锻炼的节奏再快跑,每周可以来5~10次的百米冲刺。


运动减肥可以多样化,除了跑步减肥之外也可以进行游泳训练,游泳减肥可以进行全身减肥,是非常不错的减肥运动。也可以报一些减肥课程,比如:健美操培训和瑜伽课等,不想花钱可以在网上找。注意的是每天运动时间要超过45分钟以上,这样才能燃烧脂肪,达到减肥效果。

第三个方法: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很多人减肥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或者减肥时遇到瓶颈期了,就会没信心,觉得减不下去了,就这样了,这时你就要调整一下心态,确保足够的活动能力,优化减肥计划并坚定信念,您才能成功。

如何突破减肥平台期,在上一次文章中燕教授已经给大家分享过了,大家可以去看看,如果不想这么麻烦,可以留言评论说出的你的问题或者私信燕教授,燕教授看到会给你回复,给你提供一下突破减肥平台期的小建议。


最后燕教授想要告诉大家,减肥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必须制定至少半年的减肥计划,以使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满足自己的健康需求,且减肥时没有捷径的。

喜欢这篇文章或者燕教授的,可以点点关注哦,同时希望大家能积极转发让更多人看到,给予燕教授鼓励与支持,有动力分享资源。下期资源更劲爆哦,欢迎留言+点赞+转发+收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知识

成功减肥经历的个人经验分享130斤减到90斤
240斤女孩退学减肥:3个月减重50斤 想瘦到130斤
戚薇体重从130斤减到95斤,分享6个生活习惯,很靠谱
130斤女生因肥胖轻生,3个月暴瘦22斤(附减肥食谱
用3个月时间,从140痩到95斤的经验分享
从130斤到95斤,让我体重快速下降的6个小秘诀
攻略篇——3个月瘦⬇️20斤攻略 个人经验分享
4个月减肥30斤,我的方法经验和教训总结~
用3个月时间,从145痩到95的经验分享
减重70斤,从200斤到130斤真实经历分享,细数减肥路上的大坑

网址: 久别重逢,别来无恙,4个月靠3个减肥经验,终于从130斤瘦回95斤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60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