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人力资本理论:从萌芽到成熟的演进

人力资本理论:从萌芽到成熟的演进

本文旨在探讨人力资本的提出者及其理论的发展脉络。从古典经济学家的初步探讨到现代经济学家的系统阐述,人力资本理论逐步成型并深入人心。本文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揭示这一理论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在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应用。

01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与核心要点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有提及, 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他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通过“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开创了这一新领域的研究,并因此荣获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含五个核心要点:1.人力资本体现在人身上,是知识、技能、体力的价值总和。2.这种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包括营养、医疗、教育、培训等费用。3.人力资本投资被视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4.相较于其他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最高。5.其消费部分具有耐用性,甚至超越物质消费品。

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他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开创了人力资本研究的新领域,并由此而荣获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有五个要点:(1)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上,表现为知识、技能、 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2)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投资渠道有营养及医疗保健费用、学校教育和在职人员培训费用,以及择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事成本和迁徙费用。(3)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4)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回报率最高)的投资。(5)人力资本投资的消费部分实质上是耐用性的,在这方面甚至超过了物质的耐用性消费品。

02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及主要贡献者

根据《劳动经济学》的描述, 20世纪50年代起,人力资本理论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其中,明塞尔、舒尔茨、贝克尔和丹尼森等经济学家为这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明塞尔通过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深入探讨了个人收入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的关系,为人力资本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然而,他的研究成果在当时并未广为人知。
舒尔茨则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他系统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明确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并强调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关键组成部分。他的研究不仅使“人力资本”概念成为经济学中的热门话题,还推动了相关分支学科的发展。
与舒尔茨并列为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的贝克尔,主要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对人类行为进行研究。他深入探讨了人力资本投资、在职培训的重要性,以及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进一步夯实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经济基础。
丹尼森在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通过精细的分解计算,论证了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为人力资本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20世纪50年代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贡献比较突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明塞尔,他在1958年发表了一文《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首次建立了个人收入分析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至此,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新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分析工具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了。
丹尼森是增长核算或增长原因分析之父。然而,除去其对增长核算的研究外,丹尼森也积极参加过美国官方对国民收入核算的研究,特别是促成了资本存量变动测试的改善。

03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正如《公共管理学》一书中所提到的, 经济学家在探索生产力提高的奥秘中,发现了“人”这一关键因素,进而催生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将人力视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强调通过教育、培训等投资方式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作为这一理论的奠基人,他们的研究揭示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高收益率,使得人力资本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人事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开始盛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更是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了组织战略的高度。而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研究者们开始重新审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
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学理论的深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崛起和应用,不仅为管理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也为组织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同一时期,经济学家也开始关注到“人”的问题,并由此开创了“人力资本理论”,即在“资本”的意义上来把握人力。西奥多·舒尔茨、加里·贝克尔被视为这一理论的创始人。舒尔茨认为,单纯地从自然资源、实物资本和劳动力的角度无法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一个极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被经济学家长期忽略了。在他们的眼中,所谓人力资本,简单地说,就是劳动者以知识、技能等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这种素质是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教育)的结果。通过研究,舒尔茨发现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比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要高,进而得出了人力资本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的结论。1964年,加里·贝克尔出版了日后被奉为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经典的《人力资本》一书,运用成本一收益的方法对诸如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进行了微观分析,进一步夯实了“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的崛起对整个经济学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舒尔茨本人因此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并于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贝克尔也于1992年获得这一殊荣。可以说,“人力资本理论”为管理学中的“人力资源”视角提供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9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针对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研究者开始对“人力资源”的概念进行反思,部分学者重新提出以“人力资本”的概念取代“人力资源”的概念。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源于“人力资本理论”在经历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短暂沉寂之后的重新崛起。保罗·罗默(Paul Romer)提出的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一收益递增型增长模式、小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Lucas,Jr.)提出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以及斯科特(Scot)提出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模式,为人力资本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确立了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的观点,从而将人力资源置于各类生产要素中的首要位置。而从管理学的角度看,90年代以来,“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则更多的是对原有“人力资源”主张的扬弃,所针对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各类“口惠不实”的做法,是对“员工(人力资源)是组织价值的创造者”观点的重申。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品小二:从初创萌芽到银发健康行业标杆的奋进之路
中国游戏发展历程:从萌芽到全球崛起的四十年
10后萌娃来袭!演技不输大人 情商高过成人
从甜美少女到成熟魅力,桥本环奈颜值变化的秘密
如何健康地快走?葛萌芽论不容或缺的快走运动要领
从皇家珍品到民间养生:膏方的历史演变与现代价值
探秘桑树的生长周期(从种植到成熟)
童年金依蓓的扮演者是谁?萌妹子王芷旋个人资料作品介绍(2)
刘晓庆曝与姜文相恋内幕:很难不产生感情萌芽
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上海静安区推出“萌芽工程”

网址: 人力资本理论:从萌芽到成熟的演进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62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