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既需以创新科普筑牢全民健康认知根基,也需以精准管理守护重点人群健康。当前,战略正通过多元化健康知识普及方式,让科学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依托精细化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孕产妇、青少年等重点人群提供定制化健康保障,在 “知识赋能” 与 “精准守护” 的双重作用下,推动全民健康迈向更高水平。
健康知识普及创新,让科学健康理念融入生活。在传播形式上,健康科普告别传统 “文字说教”,转向 “趣味化、可视化” 表达。短视频平台推出 “健康科普达人计划”,医生、营养师以 “剧情演绎” 解读健康误区,如用 “家庭聚餐情景剧” 科普 “减盐减油技巧”;以 “动画短片” 讲解疾病预防,如用卡通形象演示 “流感病毒传播路径”,让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音频平台开设 “健康陪伴电台”,推出 “通勤健康小贴士”“睡前助眠指南”,用户在碎片时间就能轻松获取健康知识。线下场景中,社区设置 “健康科普长廊”,通过漫画、 infographic 图表展示慢性病预防、急救知识;商场、地铁站投放 “健康互动屏”,市民扫码即可参与 “健康知识答题”,答对可兑换健康礼品,极大提升了科普参与度。
在内容定制上,健康科普实现 “分众化、精准化”。针对青少年,推出 “校园健康科普课程”,结合课本知识设计 “营养搭配实验课”“视力保护手工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健康知识;针对老年人,编写 “大字版健康手册”,聚焦 “慢性病用药安全”“防诈骗健康指南”,用通俗语言解答老年人关心的健康问题;针对孕产妇,开发 “孕期健康科普专栏”,按孕周推送 “胎儿发育知识”“孕期饮食禁忌”,帮助孕产妇科学度过孕期。这种 “按需供给” 的科普模式,让健康知识真正 “对味” 不同人群,提升了科普实效。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深化,为特殊群体筑牢健康屏障。针对老年人,构建 “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 65 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年度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医生定期上门随访,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调整用药方案;开设 “老年健康课堂”,讲解 “关节养护”“记忆力训练” 知识,同时组织 “老年健身队”,开展太极拳、广场舞等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助力老年人健康养老。
针对孕产妇,打造 “孕期 - 产后” 全流程服务。孕期提供 “产检预约绿色通道”,开通 “孕期咨询热线”,由专业医生解答孕期疑问;产后开展 “上门访视服务”,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社区开设 “产后康复课程”,帮助产妇恢复身体。针对高危孕产妇,建立 “多学科会诊机制”,联合产科、儿科、麻醉科专家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保障母婴安全。
针对青少年,推进 “健康监测与干预” 一体化。学校每学期开展 2 次视力、脊柱健康筛查,筛查数据同步至平台,对异常学生推送 “个性化干预方案”,如为视力异常学生制定 “眼部放松训练计划”;开设 “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区”,配备心理咨询师,通过 “心理漫画”“情绪疏导课” 帮助青少年缓解学习压力,预防心理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从 2012 年的 8.80% 提升至 2023 年的 28.40%,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覆盖率超 90%,这些成果离不开健康科普的创新与重点人群管理的深化。未来,健康中国战略将继续优化科普形式,探索 “元宇宙健康科普” 等新方式;进一步细化重点人群服务,引入 AI 技术提升管理精准度,让健康知识更易传播、重点人群更受守护,为全民健康筑牢坚实基础。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创新健教新思路 科普知识护健康
中国健康科普作品创作与传播专家共识(2018)
弘扬科学创新精神 实现精准健康传播
健康中国四期:场景化服务创新,让健康守护更贴心
2024中国健康科普大赛颁奖,揭示健康知识传播新模式!
推动健康知识普及 促进健康服务精准下沉
奋进新征程 健康新时代|第四届健康管理科普知识竞赛即将开幕
焕生汇:2024年度十大精准医疗创新企业,中国精准健康管理的创领者
慢病管理与精准医疗:推动健康意识提升与医疗创新
护理健康科普知识总结报告.pptx
网址: 健康中国四期:创新科普传知识,精准管理护重点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6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