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来源:www.pexels.com
撰文:
王培仲,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博士研究生
蔺秀云,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责编:钱岳
写在前面
近年来,儿童抑郁症的发病率呈现低龄化趋势,成为家长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最新研究,中国小学阶段儿童的抑郁症状发生率约为17.%,且这一比例在疫情后呈现上升趋势。面对这一挑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父母的情绪表达如何通过亲子关系影响孩子的抑郁情绪。父母的情绪表达指的是父母在家庭中展示积极或消极情绪的频率和方式。比如,父母是否经常感谢家庭成员所做的事情、父母是否经常为了家庭所烦恼的事而互相埋怨等等。
1
家庭系统中的情绪表达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而父母的情绪表达是家庭系统中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情绪表达是孩子情绪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简单来说,父母如何表达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
而父母的情绪表达不仅直接影响孩子,还可能通过亲子互动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根据家庭系统理论与生态系统理论,可以构建这样的影响路径:父母情绪表达(父母个体/远端因素)→亲子关系(亲子互动/近端因素)→孩子。以母子子系统为例,母亲个体可能通过母子子系统的互动影响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母亲的情绪表达是远端因素,而母子子系统中的亲子互动则是影响孩子的近端因素。
▲图1 家庭系统理论图
更有趣的是,父母的情绪表达不仅影响自己与孩子的互动,还可能通过另一方的亲子关系间接影响孩子。例如,母亲的消极情绪表达不仅加剧了自己与孩子的冲突,还可能通过父亲与孩子的冲突间接加重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另外,中国文化背景对家庭情绪表达有独特影响。与西方家庭相比,中国父母的情绪表达更为内敛,较少直接表达支持或负面的情绪。这种文化倾向有可能使得情绪表达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更加间接,强调了家庭互动在情绪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验证上述的假设,我们追踪了403个中国家庭,分别在两个时间点(间隔6个月)收集数据。研究通过问卷测量了父母的情绪表达(包括积极和消极情绪表达)、亲子关系(包括亲子亲密性和亲子冲突性)以及孩子的抑郁情绪。之后考察了三者之间的纵向关系。
2
父母情绪表达通过亲子关系影响儿童抑郁
研究发现,父母的情绪表达可以通过亲子关系间接影响孩子的抑郁情绪。父母的积极情绪表达能够减少亲子冲突,而亲子冲突的减少直接降低了孩子的抑郁风险。相反,父母的消极情绪表达会增加亲子冲突,而冲突的增加则与孩子抑郁情绪的加重密切相关。这些发现验证了我们之前提出的路径,即父母情绪表达(父母个体/远端因素)→亲子关系(亲子互动/近端因素)→孩子。同时也印证了中国家庭的文化背景,即父母情绪表达相对内敛,更多通过亲子互动这一近端因素影响儿童。
▲ 图2 父母积极情绪表达通过亲子关系影响儿童抑郁
▲ 图3 父母消极情绪表达通过亲子关系影响儿童抑郁
基于这样的发现,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家庭系统中个体之间的影响。将父母→亲子→孩子扩展到更广泛的个体,或许家庭系统中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影响都可以通过类似的途径来传递。以夫妻子系统为例,父亲对母亲的影响可能通过夫妻子系统中的互动来传递。在这个过程中,父亲是影响母亲的远端因素,而夫妻子系统中的互动则是影响母亲的近端因素。且这种近端因素往往会产生更大、更直接的影响。
这些发现提示我们,在家庭系统中,想要杜绝父母个体的负面情绪表达影响到孩子,可以从亲子互动入手,通过建立积极的亲子互动、避免亲子冲突,来阻断影响的传递。扩展到整个家庭系统,这些发现同样启示我们,在家庭中如果不想让某一个个体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其他人,应该着重关注他们的互动过程,避免消极的互动模式。
▲来源:www.pexels.com
3
家庭系统中父母的相互作用
研究还发现了家庭系统中父母间的相互作用:父亲的消极情绪表达不仅加剧了自己与孩子的冲突,还可能通过母亲与孩子的冲突间接加重孩子的抑郁情绪。这是因为家庭是一个整体,父母的情绪表达不仅影响自己与孩子的互动,还会通过另一方的亲子关系传递给孩子。例如,父亲在日常生活中的消极情绪表达,可能会让母亲变得更加烦躁、郁闷,从而在亲子互动时与孩子产生更多冲突,加剧儿童抑郁症状。
结果也发现,尽管母亲的消极情绪表达也会影响父子冲突,但这没有更进一步影响儿童抑郁。这可能与母亲的角色定位有关,作为主要照顾者,母亲与孩子的互动往往更加频繁,对孩子影响也更大。
另外,中国家庭传统的角色分工也为这些结果提供了一种解释。传统的角色分工往往强调“严父慈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在这种背景下,孩子可能习惯了严厉的父亲,父子之间的冲突可能对儿童抑郁的影响较小;而母子间的冲突则打破了“慈母”的印象,对孩子产生更大的影响。
但这些结果也提示,尽管孩子可能习惯了“严父”,但父亲的消极情绪表达还是会产生负面影响。它不仅通过影响母亲与孩子的互动,进而影响到儿童,还对儿童抑郁有直接作用。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了父母情绪表达如何通过亲子关系影响孩子抑郁情绪的完整路径。它提醒我们,父母的情绪表达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家庭系统中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情绪表达,营造温暖、支持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情绪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Wang, P., Qiao, L., Zhang, Z., Wu, Q., Yang, C., & Lin, X. (2025). Parental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affects primary school children’s depression: Indirect pathway via parent-child dyadic subsystem. Family Process, 64(1), Article e70006. https://doi.org/10.1111/famp.70006
制版编辑:杨楠
- 更多相关文章 -
权威、严谨、客观
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
情感婚姻生活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儿童心理健康:儿童情绪障碍—儿童焦虑症及恐怖症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父母如何助力
论低龄寄宿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青少年抑郁焦虑心理疏导及父母注意事项
论低龄寄宿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docx
儿童心理问题低龄化,家长该反思什么?|对话心理师
2021儿童蓝皮书:抑郁症状发生率超26%,中学生饮酒率达41%,儿童心理健康面临重大挑战
儿童抑郁症怎样治疗
二孩家庭中的父亲陪伴、母亲情绪与小学头胎儿童心理行为适应的关系
儿童肥胖的心理影响与干预.pptx
网址: 中国儿童抑郁症呈现低龄化,父母的情绪表达如何影响儿童心理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63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