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呼吸运动的本质
呼吸运动的本质;提升呼吸能力需要的条件;如何有效改善呼吸能力与练气?
///
1、 呼吸运动的本质
其实昨天写完《惊!原来“命门”二字, 早已暗藏生命能量的修炼秘密》之后,又再一次被推动去写呼吸。
我一直很少分享呼吸的内容,原因依然是感觉内在很多东西没整合,说起来总感觉卡卡的。作为一个理科生,是一定要在逻辑上完全通顺的,逻辑不顺畅,我就感觉自己是在说别人的话,活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里。
恰好,也到了这个时间点,写完命门与内核心、前深线以及呼吸运动之后,猛然觉得,似乎可以写了。
目前大家在市面上见到最多的就是像截图里的小伙伴那样认为,呼吸就是气,呼吸能力变好,气就充足了。
但如果,呼吸就是气,那么每一次吸进来的不就可以补气了吗?那为什么没有这个效果,而且很多人越刻意练习呼吸,越不知道咋呼吸了。
甚至,还会过度呼吸,要知道过度呼吸,人是真的可以产生幻觉的,“走火入魔”是有生理基础的。
所以,关于呼吸与气,这里就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开始具体分析之前,先前置一句他们两者的关系:我们常说的呼吸,指的是呼吸运动,呼吸是气的晴雨表,它可以反映你身体内部气的情况。
比如气弱,你可能就会上气不接下气,会过度呼吸,呼吸急促;如果气虚,你可能呼吸都很短;如果气足,那你大概会呼吸深长,甚至你很难感觉到自己在呼吸。
如果,你已经感觉自己要吸气了,或者需要呼气了,那一定是内在的气消耗的很多了,身体在通过呼吸来提醒你,身体出状况了。
搞清楚这个,我们先看下呼吸运动的产生。如下:
这个视频很形象,下方的手拉风箱,就是横膈膜,透明罩子是胸廓。也就是是因为横膈膜的下拉运动,胸腔内产生负压,胸膜腔内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就从外界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于是就产生了吸气。
也可以说,吸气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并不是常规意义上认为的要努力吸气。后文会分析,如果努力吸气会对身体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而胸膜腔内的压力=肺内压力-肺的弹性回缩压,也就是说,如果肺的回弹能力越强,胸膜腔负压越大,肺的扩张能力就越强,同时可以降低中心静脉压以利于静脉血与淋巴液的回流,因此人也会更平静。
上面这一段就是呼吸这一项运动的生理基础,不是玄学,是它本身就是这样的,用现代语言阐述,你看起来会更直观。
刚才提到,有人会人为主动吸气,或者努力吸气可以改善呼吸能力以身体内气不足的情况,这其实就是本末倒置的行为。
///
2、提升呼吸能力需要的条件
上面这一段呼吸运动的原理可以看到,一个好的呼吸能力需要具备3个条件:横膈膜弹性好,肺部回弹能力强以及胸廓的空间足够大。
那意味着什么,是这三者共同促进了呼吸运动,而同时这三者都具备,也就意味身体里气足,空间大。看到没?这个逻辑关系,是不是跟平时大家认为的相反。
原因就是身体内的是有不同气压差的,胸腔内是负压,腹腔是大气压,腹腔与胸腔的气压差,就注定人本身就是有呼气的能力,就像小婴儿出产道,通过呼气排出羊水,开始启动肺部呼吸一样。
这些都是人体内在本有的机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胸腔与腹腔本身就像是南北极,相互吸引。
在这种引力场中,自然就有能量与气息的流动。胸腔腹腔内的器官也就悬浮在这种引力场中,不用直接面对地心引力,从而维持机体良好的内环境以及正常机能。
所以,当你想要主动吸气的时候,要意识到,一定是呼气能力变弱了,呼气能力一变弱,也就意味着机体内能量均值下降,进而引发膈肌上提无力,回不到原本的穹顶处。
如果在拼命吸气,那么膈肌位置只会越来越低,内脏跟着下垂,上方的胸廓跟着坍塌,挤压腹腔与骨盆。其实,这就是人体有不良体态的底层逻辑。
呼气能力变弱之后,除了引发上面一系列体态变化,同时还会导致屈髋能力变差,从下方这条前深线看,就很清晰,横膈膜后侧与脊柱,以及腰大肌等相连。
也可以说原本身体是靠着气足,通过这条前深线来带动身体屈髋的,有一种身体被“吊起来”的感觉。所以人会感到呼吸轻快,身体轻盈,步伐轻快,就像小孩子一样,走路都是跑着跳着的,就是因为体内气足。
反过来,气一旦不足。就会让整个身体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全数坍塌。屈髋能力不足,骨盆就开始外扩,人的结构就开始朝着“扁平发展”。比如胸廓的扁平、骨盆的扁平等。
而肺的大部分是在胸阔后侧,胸椎前侧的,一旦胸腔变得扁平,肺的后侧被挤压,不能被充分扩张,同时也会影响肺的弹性。
肺的弹性不好,胸膜腔压原本的负压就逐渐升高,这就意味着,与外界大气压的压力差就没那么大,人就吸气不足。
这一过程,才是我们想要吸气的原因。你能感受到想要吸气的时候,身体的背后已经发生了那么多无意识的变化了,而想要吸气只是最后一根稻草。
从这里去看,你就可以明白了,为什么我从文章开头说,呼吸并不能改善你的呼吸能力,同样的也不能让你气变足。
因为气不足是“因”,而你呼吸能力则是原因气不足导致的。你从一个“结果”出发,怎么能改善“因”呢?
如果你理解了呼吸与气的关系,就知道,不良体态也是这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其中一环。
///
3、如何真正有效改善呼吸与练气?
影响气变弱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内耗,人的念头消耗,实际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消耗气,加上年纪增大,不良姿势,使用身体的习惯等,都会导致身体内气的消耗。
这里我只是从身体结构出发,找到这个着眼点,一点点去修复身体内散掉的结构,进而再逐层深入。从这个角度出发,你也就慢慢可以理解古老的瑜伽经典里,为什么把人分为那么多层,一层层地往里去探索生命。
也同样,从前文分析里,你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瑜伽士那么注重呼吸与体式的练习,当然他们并不是像现在很多人那样各种去为了练体式而练,而是借由这个肉身去恢复身体结构与气,进而再向内探索意识,心等层次。
也可以说,每一个瑜伽体式都是为了去恢复身体结构,积累气的。有了这个共识和大前提,你才能去理解瑜伽体式,而不是随便拿起来就练,也可以说不同的瑜伽体式就像是不同的法器,你身体哪里需要,就可以使用相应的法器。
那如果你不了解这些,就会误用,全然不顾这背后的科学逻辑与智慧,身体受伤,气被消耗被泄露,然后推责给体式,这多少是有些不厚道了。
经典一直都在,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从这一点来说,智慧对每个人都很公平,无非是因缘时间以及个人意愿。
回到从恢复身体结构到练气,这里是有一条清晰的路径的。当然这也纯属我个人的体悟,只能说供参考,我也不会说我这个就是标准答案。一切交给有缘人自己判断与连接。
这条路径其实就隐藏在我一直发的“前深线”的图里。具体如下:
1、恢复脊柱弹性
2、恢复骶骨空间
3、从正确练习屈髋开始
4、借由屈髋,不断提升横膈膜上提能力
5、强化内脏上提流动能力
这里的每一步,如果按照正确路径去做,身体自然恢复良好的呼吸能力。但同样的,这每一步都需要带着高度的觉知与意识去完成,因为本来就是一件“逆生长”的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路。
相关知识
瑜伽呼吸控制Pranayam 之:五种生命之气与三脉七轮
为你解密六大瑜伽呼吸法
瑜伽呼吸 解读瑜伽呼吸的秘诀
瑜伽呼吸法唤醒生命能量 瑜伽的呼吸方法
呼气是吸气的前奏️瑜伽呼吸科学
瑜伽初学者的呼吸技巧(瑜伽呼吸)
瑜伽呼吸法 8种瑜伽的呼吸方法
瑜伽中的呼吸为什么很重要
瑜伽的呼吸
瑜伽呼吸术
网址: 解密气与呼吸:为什么瑜伽士说,人的寿命按呼吸次数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6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