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研究:聚乳酸微/纳米塑料可诱导肝脏毒性

研究:聚乳酸微/纳米塑料可诱导肝脏毒性

研究:聚乳酸微/纳米塑料可诱导肝脏毒性

关注

近日,浙江大学李兰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Polylactic acid micro/nanoplastic-induced hepatotoxicity: Investigating food and air sources via multi-omic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深入探讨了聚乳酸(PLA)微/纳米塑料(MNPs)对肝脏的潜在毒性,并通过多组学技术(代谢组+转录组+微生物组)全面分析了食物和空气中的塑料微粒对健康的威胁。研究表明,无论是经口摄入还是吸入的聚乳酸微纳米塑料,均可分别通过“肠道菌群-肠-肝”轴和“气道菌群-肺-肝”轴,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最终导致一定的肝脏毒性。这一发现揭示了PLA MNPs对人体健康的复杂影响机制。

图片

本研究首次系统性地探讨了食源性和空气源性PLA MNPs对小鼠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食源性和空气源性生物可降解PLA MNPs能够通过不同途径对小鼠造成一定程度的肝脏毒性。食源性PLA MNPs主要通过“肠道菌群-肠-肝”轴引发肝毒性,而空气源性PLA MNPs则通过“气道菌群-肺-肝”轴导致肝毒性。这些发现对PLA MNPs所引发肝毒性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相关结果显示部分环境友好型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其降解前仍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毒性作用,提示生物可降解材料在未来仍需合理应用。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微塑料的人体富集及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聚乳酸微球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喝下一升瓶装水=吃进24万颗微塑料!研究首次证实微塑料对人有害
喝下一升瓶装水等于吃进24万颗微塑料,研究首次证实微塑料对人有害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进展研究
Nat Mater:揭示肝脏清除纳米材料机制
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风险研究获进展
不同纳米材料在纳米肥料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科研丨中国环科院: 聚苯乙烯微塑料通过重塑肠道微生物群和促进脂肪酸合成引发小鼠肥胖(国人佳作)
甲壳素纳米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网址: 研究:聚乳酸微/纳米塑料可诱导肝脏毒性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68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