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康复评定
1. 常规评定
(1)躯体功能评定
①肌张力;②关节活动范围;③肌力;④协调性;⑤平衡能力⑥咽功能;⑦构音功能;⑧呼吸功能;⑨步行能力等。
(2)ADL评定
①基本起居移动动作;②身边动作,如进食、更衣、整容、洗澡、排泄;③应用动作,如家务购物、书写、乘车、业余活动;④交流能力;⑤本职工作能力;⑥在家庭、单位中的作用;⑦自身心身控制能力;③社交能力。
(3)认知和心理状况
①认知功能②精神状态;③对疾病接受能力;④焦虑及抑郁状态
2. PD专用量表评定
(1)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
由六个分量表组成,评定的主要内容:
①精神活动、行为和情感障碍;
②日常生活能力;
③运动功能;
④治疗一周内出现的治疗并发症;
⑤病程中疾病发展程度;
⑥在活动功能的最佳状态(“开”时期,“om” period)和在活动功能最差状态(“关”时期,“of" period)程度上的差别。
每个量表有许多项目,分为0~4级,0代表正常,4代表最严重。这统一等级量表常用作评估患者的进展对药物反应和康复治疗疗效。
(2) Webster症状评估标准
对十大症状进行评估,每一症状分为4级,即正常(0分),轻度不正常(1分),中度不正常(2分)和重度不正常(3分)。最后把十大症状的分数相加,10分以下为轻度受损,10~20分为中度受损,30分为严重受损。
康 复 治 疗
康 复 目 的
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不能改变本身疾病的进程、结局或疾病直接损伤,康复治疗对继发性损伤障碍及由此带来的功能残损有重要作用。可延缓病情发展,延长独立生活能力。
主要针对其运动障碍,如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和姿势步态异常,开展针对性的康复,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如肌萎缩、骨质疏松、心肺功能下降、驼背、周围循环障碍、压疮、体位性低血压等。
康 复 方 法
1. 松弛训练
肌强直、肢体僵硬是帕金森病的一个典型特征。通过缓慢的前庭刺激,如柔顺的有节奏的来回摇动技术,可使全身肌肉松弛。治疗可以在卧位、坐位和站立位进行。开始时要缓慢,转动时要有节奏;从被动转动到主动转动;从小范围转动到全范围转动;转动时使患者没有牵拉的感觉,而只有松弛的感觉。
2. 关节活动度训练
一般采取主动或被动的训练方法。训练的重点是牵拉缩短的、紧张的屈肌防止挛缩的发生,维持正常的关节活动度。
帕金森病患者常因屈髋肌发紧而伸髖受限和因股四头肌强直而屈膝受限,所以伸髋、屈膝训练是其一项重要内容。可应用自动抑制技术方法,如PNF法的挛缩松弛技术,有良好效果。
3. 姿势训练
重点是活动伸肌,如上肢外展、外旋;下肢外展、内旋。加强对平衡控制能力的训练,如坐位和站立位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的训练。
4. 步态训练
重点是加快起动速度和步行速度、加大步幅的训练,以保证躯干和上肢摆动之间的相互交替的协调,确保重心的顺利转移及步态中足跟足趾的顺序触地运动。
5. 其他训练
(1)面肌训练
一般使用按摩、牵拉及语言指令其运动,也可通过冰块刺激,促进舌、面肌的运动。如果进食困难,应做嘴、颊、咀嚼的开闭训练
(2)呼吸功能的训练
教会患者深呼吸训练,增大胸的运动和改善肺活量,强调用胸式呼吸。
(3)心理治疗
有严重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的患者,应结合抗抑郁焦虑药物的同时给予心理治疗。
【视频】帕金森病的康复训练
立刻收获惊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