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上,"HR"是心率(Heart Rate)的英文缩写。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反映心脏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1、成年人:在安静、清醒的状态下,正常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然而,心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体质、情绪、环境等,因此存在个体差异。
2、儿童与青少年:由于新陈代谢旺盛,他们的心率通常比成年人快,可达120次/分甚至更高(幼儿可达到140次/分)。
3、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功能逐渐衰退,心率相对较慢,可低于60次/分,但只要在正常范围内且无明显症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1、生理因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紧张、焦虑等情况下,心率会明显增快。这是心脏为了应对身体需求而做出的正常反应。
2、病理因素:甲亢、感染、贫血、缺氧、应激等病理状态下,人的心率也会比正常时有所升高。此外,心功能不全等心脏疾病也可能导致心率异常。
1、心率过快(心动过速):超过100次/分可能表示心脏正在努力工作以应对运动或紧张的情况,但也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长期心动过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其他原因的死亡率。
2、心率过慢(心动过缓):低于60次/分可能表示心脏有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心动过缓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泵血不足,引起头晕、乏力、胸闷等症状。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晚建议睡眠7-9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还要远离烟草和酒精,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率异常。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愤怒等,这些情绪都可能引发心率失常。学会放松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助于稳定心率。
2、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心脏健康。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糖和加工食品的摄入,以控制体重和血脂水平。
3、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增强心肺功能,并有助于稳定心率。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应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4、定期体检: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包括心电图、血压、血糖、血脂等项目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的心脏问题。
5、遵医嘱服药:如果医生开具了药物治疗方案,应按照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6、自我监测:可以购买心率监测器,定期自我监测心率。如果发现心率异常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胸闷、胸痛、头晕等),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情况。
了解心率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维护心脏健康。
相关知识
企业里的HR是什么意思?
企业里的HR是什么意思?
【HR赋能】HR靠什么获得职业晋升
HR教你如何写满分医学生简历
医学术语的定义。
康复医学的英语 康复医学的英语是什么
HR专区
医术用语中说的“濒死感”是什么感觉?
818 HR DAY
临床医学术语
网址: hr是什么医学术语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74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