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春节嗑瓜子,注意这些潜在健康风险!

春节嗑瓜子,注意这些潜在健康风险!

春节期间,瓜子总是坚果盘上的必备小零食,随着家的欢声笑语一同响起的,还有那“咔咔咔”的嗑瓜声。尽管嗑瓜子是一种普遍的节日习惯,但其实在我们享受这一传统时,也隐藏着一些健康隐患。特别要提的是,有些瓜子可能存在毒性,甚至致癌,因此若不幸吃到这样的瓜子,您需要立即将其吐掉!在这篇指南中,我们将教您如何在享受瓜子美味的同时,确保您的健康。

瓜子种类繁多,各有营养价值

提到“瓜子”,或许大家首先联想的是葵花子,但其实瓜子是个大类别,除了常见的葵花子,还有西瓜子和南瓜子等多种种类。它们各具特色,营养优势也有所不同。

西瓜子:主要来自打瓜,这种小型瓜类的种子。西瓜子的铁含量高达8.2毫克/100克,钾元素的含量也很可观,有612毫克/100克,是一种很好的坚果选择。 南瓜子:其蛋白质含量最高,每100克可达36毫克,是其它瓜子的1.6倍,同时也是钾含量最高的,达到672毫克/100克。丰富的锌和硒含量也为其加分不少,锌有助于免疫功能与生殖健康,硒则是甲状腺功能和新陈代谢的调节者。 葵花子:以其丰富的维生素E著称,每100克中含有26.46毫克,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及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注意!吃到这种瓜子要立马吐掉!

在嗑瓜子的过程中,您可能会不经意间吃到一些带有怪味的瓜子。此时请立即将其吐掉。这些苦味的瓜子往往是因为存放过久或环境不当导致变质发霉,发霉的瓜子可能含有极其危险的黄曲霉毒素,而这种毒素被世卫组织认定为一种1类致癌物,其危害不容小觑。研究表明,长期低剂量接触或者短时间大量接触黄曲霉毒素可能会显著提升患癌风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黄曲霉毒素对热和光非常稳定,普通的烹饪温度难以灭活,因此在发霉的情况下,即便是炒制后的瓜子也应立即弃之。

健康嗑瓜子的Tips

瓜子虽是健康的小零食,但吃错了也会对身体带来负面影响。为了保持健康,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适量与方式:

控制食用量: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坚果的最佳摄入量是每周50-70克,平均下来每天约为10克,相当于1.5-2把带壳的瓜子。 选择原味:尽量避免食用调味过多的瓜子,如奶香、焦糖等风味,因为这类瓜子往往糖分和盐分较高,可能危害心血管健康,并且不好判断是否有霉变风险。 小心呛咳:特别是对老人和小孩,建议将瓜子打碎后再食用,以减少噎住的风险。

希望大家在春节期间能够健康、愉快地享受美食,安全嗑瓜子,愉悦过年!

本文由注册营养师薛庆鑫撰写,审核:阮光锋,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健康嗑瓜子:发掘其中的营养及潜在风险
如何健康享受春节坚果:瓜子的营养价值与潜在风险
春节嗑瓜子,健康又解馋
春节茶话,“嗑瓜子”时要注意什么?
健康享受春节瓜子:营养与风险全解析
吃瓜子就是喝油?瓜子真的伤肝吗?经常嗑瓜子,可要注意啦
瓜子的营养与健康:丰富内涵与潜在风险
过个健康年,如何安全享受春节瓜子?
健康食用瓜子:多样化选择与潜在风险
健康享受春节瓜子:种类、营养价值与注意事项全攻略

网址: 春节嗑瓜子,注意这些潜在健康风险!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7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