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祛除痰湿的食疗

祛除痰湿的食疗

樊茂蓉主任医师

湿痰怎么祛除

"如果体内有湿痰,一般可以用二陈丸、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具有健脾燥湿、化痰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当然也具有健脾燥湿、化痰功效的中草药,可以熬水喝代茶饮,也有祛湿化痰的功效,比如薏米、扁豆、山药、茯苓、陈皮、半夏、白术、豆蔻、苍术、滑石等,都有祛湿祛痰的功效。n如果出现痰湿,常见的症状有形体肥胖、倦怠乏力、喜睡、头身困重、面部出油比较多、四肢关节重度疼痛、肢体麻木,肢体浮肿、按之凹陷,咳嗽、咳较多的白黏痰,伴有胸闷、食欲不振、大便偏溏、口渴不想喝水等。除了治疗以外,在生活起居上也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和生冷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喝酒,以免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则痰湿再生,会加重湿痰或者痰湿的症状。"

刘薇主任医师

湿痰怎么祛除

湿痰一般就是比较稀的、含水量比较多的痰液、分泌液,在中医也属于寒痰。治疗寒痰就需要用温药来祛除,治疗湿痰最典型的方剂就是中药的二陈汤,二陈汤里有陈皮、半夏、茯苓,这是主要的用药。陈皮有理气、化痰、温燥的作用,半夏也是燥性非常强的燥湿化痰药,而茯苓在里面起到健脾肝肾的作用,来辅助前面2个燥湿化痰理气的药,起到更好的健脾胃、不生痰的作用。所以二陈汤是治湿痰的主要用药,在汤药里可以配合其他的用药来治疗痰湿证。也有很多做成成药,以二陈汤为方底的药较多,像止咳橘红丸也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加减,应用做成大蜜丸,使用时比较方便。二陈汤现在还有新的药,可能做成二陈丸。如果做成二陈丸直接用,效果更好,因为丸药不用煎煮。此外,还有橘红痰咳颗粒,但一定要注意配方,橘红痰咳颗粒跟二陈汤类似的那个配方是没有凉药,一定要注意里面不要有生石膏和一些苦寒药。

沈祥立副主任医师

湿要怎么祛除?

一谈到湿气重,大家都想到薏米、红豆,什么煮粥、熬汤等食疗方法,然而,效果总不太满意,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重新认识一下中医所说的这个“湿”。  其实,“湿”是不易察觉的,好比我们说今天阴天或下雨,天气湿度很大,人感觉很闷,但你不能直接看见湿的存在,中医认为,“湿”是水气弥漫的一种状态。说起“湿”,还得提一下他的几个兄弟,一个是“水”,一个是“饮”,还有一个是“痰”,他们常并称为“水湿痰饮”,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一般认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所以他们只表现出的形质不同,本质上是一种东西,有时他们也形影不离,很难截然分开,常统称为“水湿”、“痰湿”、“痰饮”等。  我们知道,人是离不开水的,健康人水液在人体正常代谢,并不会产生多余的水湿。人体哪些脏器参与水液的正常代谢呢?其实几乎所有的脏腑都与水液代谢有关,然而关系较为密切是肺、脾、肾三脏,这三脏中又以脾最为重要。中医说脾属土,从五行来讲,土能克水,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果脾的功能失调,水液的代谢就会产生问题,这叫土不克水,水湿可能会在体内聚积,从而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脾虚常常被认为是水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源头。  水湿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影响呢?  水湿的影响是相当广泛的,我们说一说常见的症状,如头昏如裹,这种头昏像是什么东西将头缠裹住一样。消化系统的症状也是十分明显的,如口淡无味,没食欲,还有人吃完饭就肚子胀,感觉不消化,再就是排便的症状,表现为大便不成形(便溏)或粘滞不爽,多数人小便也不太通畅。另外,湿还有一个特别的表现,那就是舌苔厚腻,伸出舌头一看,舌上白白的一层。  既然对湿认识得这么清楚,那为什么祛湿并不容易呢?原来这湿他一般不单打独斗,常常是团伙作案,都与哪些坏蛋一伙呢?有寒,也有热。我们称之为寒湿或湿热。  治疗寒湿,我们要散寒化湿;治疗湿热,我们要清热利湿。同时,我们还要看有没有脾虚,有脾虚还要健脾,从根本上阻止湿的产生。当然如果有其他脏腑功能失调,还要用相应的药物来调整。用药上总的来说有燥湿、化湿、利湿三大方法,燥湿常用苦味的药,化湿常用芳香的药,而利湿常用淡味的药。因此,都是湿,治疗可大不相同。  文章开头提到的薏米、红豆虽能祛湿,但他们只是利湿的药物,而且从药性来讲,它们是偏凉性的药物,如果是寒湿,它们可治不了,因为“寒者热之”,寒性的疾病就要用热性的药物来治疗,寒湿用凉性的药那等于雪上加霜。如果是脾虚生湿,还得健脾,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行,光利湿是没有用的。因此,薏米、红豆并不能治疗所有的湿。  治湿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是个很专业的问题,治湿有讲究。

刘薇主任医师

有痰怎么祛除

祛除痰最好的办法是直接选用化痰药,化痰药不管在中医、西医,都有相关的专用药物。西药方面有氨溴索类、半胱氨酸类,以及桃金娘油等,都有很好的化痰作用。中药方面有鲜竹沥液、天竺黄,其本身的祛痰作用也非常好。除了直接应用化痰药以外,还应该针对减少痰的生成来采取一些措施。西医有针对病因的治疗,如果是由于炎症引发,有病原体,需要抗病原体治疗,包括应用抗病毒药、抗生素等。如果是气道缩窄,有一些扩张气道的药物,如托品类,或者是β受体激动剂类等,可扩张气道,帮助排痰。中药也有如清肺、理气等药物,也有通气道的作用,帮助包括鲜竹沥、天竺黄等化痰药来起作用。中药还有一些健脾化痰的药,如以二陈汤为主的相关方剂。而且在中药里面还有一些扶正去邪的方法,来扶助肺气,提高呼吸功能,帮助化痰。

支开叶副主任医师

什么是痰湿

痰和湿均为身体里的病理性代谢产物,由于聚集量不同,而命名不一样。《黄帝内经》中有一段话: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痰湿是由于消化系统没有正确消化食物和水,而产生的一种病理性代谢产物,这种病理性代谢产物随着气息的流动会被带到全身。因此,有一句话叫怪病多生于痰,怪病多生于瘀。病理性产物聚集较少叫痰;如果聚集量较大叫湿;聚集量再大叫饮;聚集量更大时为水肿。

王卓主任医师

幼儿有痰如何祛除

幼儿有痰时,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最好将室温保持在18度-22度为宜,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到孩子的身上,房间的湿度要适中,有利于孩子呼吸道黏膜的保持湿润状态,和黏膜表面纤毛的摆动,帮助痰液排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宝宝祛除痰: 一、拍背法,让宝宝侧卧或抱起侧卧,家长一手五指稍屈,握成空拳状,轻轻地拍打患儿前胸及侧胸背部,拍左侧,向左侧卧,两侧交替进行。 二、饮水法,让咽喉保持湿润,咳嗽的患儿,经过呼吸道的不显性水分丢失会很高,气道内相对缺水,可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黏度,使之不易咳出。 三、蒸气法,将沸水倒入大口罐或茶杯中,抱起孩子,使其口鼻对着升起的水蒸气,并吸收释放,可使痰液变稀,利于咳出,还可减轻气管与支气管黏膜的充血水肿,减少咳嗽,但要小心烫伤,避免发生意外。 四、药物法,建议尽量能不服用药物,别服用药物。

相关知识

祛除痰湿的食疗
痰湿体质:祛除痰湿要动起来
食疗清单,专为痰湿体质者设计,祛痰养气
痰湿体质的人怎样去除痰湿
通过饮食调理,祛湿热,化痰湿
痰湿体质肥胖困倦?健脾祛湿食疗方案
十种化痰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最全化痰祛湿中成药
痰湿是健康隐患,孙思邈古方,帮你祛除痰湿毒
祛湿化痰的茶饮有哪些
中医说:“十胖九湿”,5个方法教你祛除痰湿,躺着也能瘦!

网址: 祛除痰湿的食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78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