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桂峰黄酒酿造技艺流传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据桂峰《蔡氏族谱》记载,早在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蔡氏祖先就已经用传统工艺酿造出佳酿美酒,并把黄酒酿造方法以文字记载下来,由此定下了“传宗不传外”的规矩。随着桂峰人到各地经商,桂峰黄酒远销省城福州和当时汀州府地界。
桂峰黄酒的出现和传承与地域人文有着密切的关系。美酒自古与文人有不解之缘,正所谓酒里乾坤,壶中明月,把酒临风,赏心乐事。尤溪县是理学大师朱熹的诞生地,而桂峰全村334户,1200多人,都是宋代名臣蔡襄的后裔。据民国《尤溪县志》载:宋朝淳祐年间,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发现桂峰山川俊秀,有“飞凤衔书”之灵气,就在此结庐而居,耕读传家,定村名为“岭头”。从此,蔡长带领儿孙开创桂峰七百多年的辉煌历程,谱写蔡氏灿烂篇章。
桂峰村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是尤溪县“打造朱子文化城”的重要基地,而桂峰黄酒酿造技艺是展现朱子文化的一张“名片”。目前已注册有“蔡岭红”商标,是尤溪县“朱熹公祭大典”的指定用酒。桂峰的黄酒酿造技艺体现了重大的历史价值,桂峰人代代酿酒、品酒,把历史文化溶入酒中,创造了酒与历史智慧,酒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范例。如今,桂峰黄酒酿造技艺已传至第31代,传承人成立了尤溪县洋中镇蔡岭坊家庭农场,专注于桂峰黄酒酿造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扬。2017年1月,尤溪桂峰黄酒酿造技艺入选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明市委宣传部 供图)
尤溪洋中桂峰蔡岭坊家庭农场—将糯米和曲搅拌入坛发酵。(陈绍汉 摄)
尤溪洋中桂峰蔡岭坊家庭农场—将炸出的纯酒倒入酒坛准备温酒。(陈绍汉 摄)
尤溪洋中桂峰蔡岭坊家庭农场—浸泡糯米。(陈绍汉 摄)
尤溪洋中桂峰蔡岭坊家庭农场—晾米。(陈绍汉 摄)
尤溪洋中桂峰蔡岭坊家庭农场—温好的酒封坛存入酒窖。(陈绍汉 摄)
尤溪洋中桂峰蔡岭坊家庭农场—温酒。(陈绍汉 摄)
尤溪洋中桂峰蔡岭坊家庭农场—榨酒。(陈绍汉 摄)
尤溪洋中桂峰蔡岭坊家庭农场—蒸米。(陈绍汉 摄)
相关知识
尤溪桂峰黄酒酿造技艺
金坛封缸酒酿造技艺
桂花香浓,稠酒醉人——浅谈黄桂稠酒的历史与酿造
酿酒技术之桂花稠酒的制作工艺
(走进中国乡村)三明桂峰村掀旅游热:诗意共远方
黄酒酿造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陕西有名的饮品除了冰峰还有黄桂稠酒
黄酒的魅力:丹溪红曲酒的健康与新时尚
黄桂稠酒特酿
中酿酒业:以千年匠心酿时代佳酿,雀溪窖系列引领健康饮酒新风尚
网址: 尤溪桂峰黄酒酿造技艺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79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