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桂饮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参桂饮,中医方剂名。出自《白喉全生集》。主治白喉寒证渐重。白见于关内,成点成块,或满喉俱白,色如凝膏,喉内淡红微肿,时痛时止,头项强痛,身重,恶寒发热、咳嗽结胸,声低痰壅,舌苔白而厚,不思饮食,目眩,倦卧,或手足冷逆欲吐,腹痛。
名称
参桂饮
出处
《白喉全生集》
功用
温中化痰,解毒利咽。
主治
白喉寒证渐重。白见于关内,成点成块,或满喉俱白,色如凝膏,喉内淡红微肿,时痛时止,头项强痛,身重,恶寒发热、咳嗽结胸,声低痰壅,舌苔白而厚,不思饮食,目眩,倦卧,或手足冷逆欲吐,腹痛
目录
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重要文献摘要组成
条参五钱,银花,法夏(姜汁炒)、僵蚕(姜汁炒)各二钱,肉桂五分(去皮),陈皮、砂仁(姜汁炒),粉草各一钱,生姜三片。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温中化痰,解毒利咽。
主治
白喉寒证渐重。白见于关内,成点成块,或满喉俱白,色如凝膏,喉内淡红微肿,时痛时止,头项强痛,身重,恶寒发热、咳嗽结胸,声低痰壅,舌苔白而厚,不思饮食,目眩,倦卧,或手足冷逆欲吐,腹痛。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喉症秘方》:“治白喉寒喉,以上三方,凡阴虚及寒证白喉总以脉证相合,方可斟酌加减照数。当热证妄投,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