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肥胖”“喝水都胖”“一直瘦不下去”,你中招了吗?肥胖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随着“肥胖焦虑”愈演愈烈,湄潭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立肥胖门诊,从中医学角度解释肥胖发病的原因,得出中医治疗原则:内服外用,双管齐下。
1、内服中药
中医认为“邪气”是肥胖发病的重要因素,故治疗多以“祛邪”为基本治则。正所谓“治病重在祛邪,邪去则正安”,通过药物等治疗方法使邪气祛除,正气可以得以恢复,疾病向愈。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五种常见证型:脾虚痰湿型、湿热内蕴型、阳虚寒湿型、气血亏虚型、肝郁血瘀型。不同证型辨证施治,则邪去正安,达到减肥的效果。
湄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现开展中药饮片、中药代煎、中药丸剂、中药颗粒、中药膏方等多种剂型选择,创新组方自制“减肥降脂茶”,全方位满足各位患者需求。
2、食饮疗法
合理安排饮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是预防肥胖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平时饮食忌肥甘厚味,宜清淡,多食蔬菜等富含纤维、维生素的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宜低糖、低脂、低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多食、暴饮暴食,忌食零食;亦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药膳疗法。《医部全录》中有记载,冬瓜为方可治疗肥胖:“人太肥欲得瘦轻健,可用冬瓜作羹长期食用,欲增肥则勿食此物。”与药物相同,食疗也是以健脾益气、化痰活血为主,可选用茯苓、赤豆、薏苡仁、陈皮、荷叶、苦瓜、山楂、冬瓜、黄瓜、海带、黄豆芽、豆腐、泥鳅、鳝鱼、鸭肉、莴笋等食物组成配方。
3、中医外治法
1)针灸治疗
针灸调理肥胖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抑制食欲,还能促进能量的代谢。针灸取穴多以脾经和胃经在腹部的穴位为主,有起到调理脾胃的效果等,并根据证型不同,配以相应的辅穴。
2)拔罐治疗
拔罐可以使人体汗毛孔扩张,刺激皮脂腺功能和汗腺功能,加速衰老细胞的脱落,加速排出体内废物和毒素。通过吸拔人体局部部位,能够对内分泌进行调整,实现体内的气血平衡,促进肠胃蠕动,加速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以实现减肥的目的。
3)艾灸治疗
艾灸以艾蒿叶为原料,通过点燃艾绒或艾柱熨烫穴位以达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健脾除湿等功效,在肥胖患者中,其亦可发挥重要作用。
4)刮痧治疗
刮痧不仅能瘦身,还具有其他减肥方法很难做到的局部针对瘦身,更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行气止痛、清热解毒、健脾和胃、调和阴阳等众多保健作用。
5)任、督二脉灸
任脉灸、督脉灸,又称“铺灸”、“火龙灸”,是指在腹部正中线、脊柱上从大椎穴至腰俞穴一段进行隔药、隔姜灸的一种极具中医特色的外治法,具有施灸面积广,艾炷大,时间长,火力足,温通力强的特点,作用胜过一般灸法。任督二脉是中医的“阴脉之海”“阳脉之海”。从任督二脉施灸可调补全身阴阳,温养五脏,益肾添髓。达到内可守护体温平衡,促进体内津液的循环代谢,防止瘀血及痰湿凝聚的作用。
6)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在“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理论指导下,通过羊肠线对穴位产生持久刺激,并通过经络传入体内,以达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的目的,对治疗肥胖具有良好效果。这种持续的针刺反应对人体的作用是持久的、良性的、柔和的。
7)耳穴压豆
《灵枢·口问》言“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与全身五脏六腑都具有密切联系,所以通过耳穴压豆刺激不同的穴位,可以起到调节各脏腑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8)导引功法锻炼
中医沿传下来的锻炼的方法有很多,如“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这些均源于古代的“吐纳导引”。此类锻炼内外兼修、柔和轻盈、运动适中、动作和缓,适合肥胖人群,尤其是体质虚弱、年老肥胖者。长期坚持,能够促进全身气机通畅,消耗多余的脂肪,同时保养身体,提升生命质量。
中医药对肥胖方面有着丰富的认识和经验,也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减肥方法和一些重要的措施。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肥胖,早发现早干预,湄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肥胖门诊开展所有中医适宜技术,总有一样选择适合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丹灵
编辑 孟锦群
二审 吴浩宇
三审 唐正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