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与风险解析

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与风险解析

01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

❒ 案例1: 中药注射液溶媒问题

患者,男性,61岁。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脑卒中、中风病。其中,中医证型被确定为气阴亏虚证。医生开具的医嘱如下: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规格为500ml/瓶,进行静脉滴注,每次滴注500ml,每日滴注一次;同时,配以香丹注射液,规格为10ml/支,每次滴注20ml,每日一次;再者,参麦注射液也被选用,每次静脉滴注50ml,每日一次。

存在问题:中药注射液的溶媒选择不当。

用药分析:案例1中,医生为患者开具了香丹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但未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适当的溶媒,导致可能产生不溶性微粒,引发健康风险。 香丹注射液的说明书明确指出,应使用5%~10%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稀释体积应在250~500ml之间。然而,2015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指出,香丹注射液与生理盐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会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因此不建议这种配伍方式。

❒ 案例2: 联合用药不适宜

患者,男性,65岁。经临床诊断,该患者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痹症,其中中医证型为着痹。医嘱建议使用以下治疗方案:首先,通过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瓶,每日一次;其次,静脉滴注红花注射液20ml/瓶,同样每日一次;此外,还需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0.3g,每日两次;最后,服用雷尼替丁胶囊,每次0.15g,每日两次。

存在问题:联合用药存在不适宜之处。

用药分析:案例2中,红花注射液与布洛芬联合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谨慎用药,必要时调整剂量。 红花因其抗凝血和抗血栓的特性,而布洛芬则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当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特别是在长时间使用时。因此,为避免潜在风险,应谨慎考虑红花与布洛芬的联合用药,并适时调整布洛芬的剂量。

❒ 案例3: 中西药混合用药问题

患者,女性,70岁。临床诊断显示她患有心绞痛、糖尿病及痹症,其中中医证型为胸痹。医嘱内容如下: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规格为250ml/瓶,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每次滴注250ml;同时,给予丹参注射液,每支10ml,每日静脉滴注20ml;另外,还需静脉滴注胰岛素注射液,每瓶400U,每次4U,每日一次。

存在问题:中西药混合用药存在不当之处。

用药剖析:案例3中,将丹参注射液与胰岛素混合使用有潜在药物稳定性风险和严重不良反应,应禁止同时使用。 丹参注射液的说明书明确指出,应使用葡萄糖作为稀释剂,但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为了控制血糖,临床医生在注射液中加入了胰岛素。然而,胰岛素作为一种肽类药物,与中药注射剂混合后可能显著影响药物的稳定性,甚至引发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此,这两种药物严禁混合配伍使用。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与风险解析
临床用药案例分析:药物副作用分析
健康风险管理与数据分析全解析
健康保险理赔案例及分析.docx
健康保险案例及分析报告.docx
门诊药物咨询案例分析
健康大数据分析与实际案例分析(36页)
典型案例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
浅析保健食品的生产经营合规风险——以案例分析为视角(下)
减肥案例分析

网址: 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与风险解析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84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