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关于健康减肥的读书笔记

关于健康减肥的读书笔记

春天来了,你身上的赘肉又多了吗?减肥是漫长艰辛又总是开始的旅程,今天有人告诉我,减肥不难,我信了。与君分享。

一、饮食加运动的双重调节

1. 饮食。在每天的饮食中减少20-30g脂肪,少喝一瓶饮料,再将平时的甜品甜心换成更低热量的瓜果。这样,每天就能降低500-600千卡的饮食能量摄入,而且不会减少饱腹感。

2. 运动。一位普通中年女性快走1小时大概消耗200-300千卡热量。对一个从来没有运动过的人,一开始运动消耗的能量不是太大,但随着身体对运动的适应,后期运动量会逐渐增加,能量消耗也会增加。

仅此一项,就能约计每天降低770卡的热量摄入,是不是很简单?

二、少食多餐,一般建议三餐两点

请注意,少食多餐指多餐后的总能量一定要小于以前全天的总能量,不可以每餐吃得比较少,但是加起来比原来全天总能量还高。降低全天摄入的总能量,并且分解到一日5-6次摄入。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1. 保证消化器官正常工作,不致过于闲置导致消化功能降低。

2. 稳定血糖,减少饥饿感。饥饿的感觉是由血糖控制的,使血糖浓度保持在饥饿感浓度之上,就可以达到降低饥饿感的目的。

3. 稳定血糖,降低脂肪堆积。每餐一定不要吃太多,不给脂肪堆积的机会。

4. 降低胃容量,增加饱腹感,使减肥进入良性循环。

三、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种。

有氧运动,又称耐力运动,该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长,可持续15分钟以上。有氧运动种类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功率自行车、炮台、跳绳、划船、滑水、滑雪、球类运动等

无氧运动,又称力量运动、负重训练、阻力训练,该运动特点是身体负荷比较大,持续时间比较短,只能持续几秒。无氧运动种类有:举重、哑铃、蹲起、卷腹、杠铃等

脂肪的燃烧需要氧气的参与,所以减肥要以有氧运动为主,燃脂效率才会更高。

四、马甲线或腹肌的养成

从肥胖到拥有马甲线是要经历脱脂的过程的。如果您现在体重严重超标,建议还是以有氧运动为主,先脱去脂肪。

如果你的BMI在正常范围内,可以以力量运动为主,同时控制饮食、减脂增肌同时进行。最终可能是体重没变,体脂肪降了,肌肉增加了。

五、为何高强度运动反而减肥更慢?

运动时心率越高,强度越高,心率越低,强度越低。最适合减肥的运动心率通常是最大心率的60%-80%比较好。最大心率公式是220-年龄。

或者,如果运动时你还能轻松说话,那么就是低强度;如果运动时感觉呼吸困难,必须深呼吸才能说话,那么就是中强度;如果运动时几乎不能说话,而且气喘的也比较厉害,那么就是高强度。

高强度运动消耗的主要是体内的糖原。血糖浓度降低,增加饥饿感,吃饭时就会胃口大开。虽然感觉也是七成饱,但实际上往往会比不运动时的七成饱吃得多,导致能量超标。而且高强度运动往往伴随肌肉酸痛,期间也会导致运动量降低甚至停止,反而总运动量也更低了。

六、参考食谱

减肥方案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类型的人群需要不一样的减肥方案,该食谱仅供参考。

早餐:蔬菜、主食、鸡蛋(例如西红柿、菜包子、鸡蛋、豆浆)

上午点心:水果、牛奶

午餐:蔬菜、主食、肉(例如炒冬瓜、水煮虾、糙米饭、菌菇汤)

下午点心:水果、坚果

晚餐:蔬菜、主食、肉(例如杭椒牛柳、南瓜粥、煮玉米)

七、小提示

1. 要保持经常运动的习惯,找一项喜欢的运动并长期坚持。

2. 努力做到每周三次的力量运动,以提高基础代谢。

3. BMI指数超过26、三高、心脑血管疾病、膝关节不好的人群不建议跑步。

4. 减肥期间晚餐后到睡前可能会出现饥饿现象。

一种是假饥饿。常发在减肥前两周,由于断了零食,饮食也变得清淡,减肥初期有些不适应。此时往往只是嘴巴馋。判断方法:如果不是饿得心慌,精神状态良好,基本可以判断为假饥饿。

一种是真饥饿。这种饥饿表现为心慌气短’难以入眠。建议尽快吃100g以下水果,或吃些蔬菜汤加10g干挂面或面粉,餐后少许活动下身体,不要立刻睡觉。同时总结饥饿原因:是吃得太少了,还是运动加大了?并作相应调整,或适当降低运动量,或适当增加饮食量,保持两者的平衡。

5. 减肥期间不能长期过度饥饿。一是身体会降解肌肉来提供能量,造成肌肉流失;二是身体会提高储存能量的能力,会变成易胖体质。

#读书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健康心理学读书笔记
亲子共读读书笔记(通用43篇)
亲子共读读书笔记(精选31篇)
读书笔记:《软技能》第六篇 健身
《想瘦:很享受的高效减肥法》笔记.docx
读书笔记
营养学必读好书推荐 健康减肥的秘诀
关于描写健康的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丁香妈妈科学怀孕指南读书笔记.docx
老爸的减肥药经验分享,记得做笔记哦

网址: 关于健康减肥的读书笔记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84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