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靖琴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营养科主任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
天津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委员
天津市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肿瘤营养专委会
天津市医学会代谢与营养专委会
肠外肠内营养专委会委员
擅长:治疗血液肿瘤放化疗导致的厌食、便秘、腹胀、腹泻、乏力、体重下降、营养不良。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营养科
已授权《临床营养网》转载
医院的体重管理门诊近期开诊了,患者中既有需要减重的超重/肥胖人士,也有需要增重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其中一个共性的问题是“怎么选择食物”。今天,小编就从临床营养的角度,带大家解锁科学选购技巧。
(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AI)
一
肉类选择:新鲜优于加工
1. 红白肉科学搭配
肉类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 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富含铁和B族维生素(如:B12),有助于预防贫血和维持神经系统健康。但其脂肪含量(尤其是饱和脂肪含量)较高,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选择瘦肉部位(如:里脊、后腿肉)。
※ 白肉(如:鸡肉、鸭肉、鱼肉)脂肪含量较低,尤其去皮后热量更低,更适合减脂、增肌人群。但白肉铁含量低,若长期作为唯一/主要蛋白质来源,容易“越减越累”,疲劳感增加,代谢减缓。
2. 优选新鲜原味肉,减少加工腌制肉
腌制肉类,既包括培根、火腿、咸鱼等,也包括超市冰鲜的腌制鸡翅、猪肉等,虽然风味独特,但存在以下健康隐患:
※ 致癌风险:腌制肉类含有一定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体内可变为亚硝酸盐与亚硝胺(I类致癌物),且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蓄积,长期大量进食会增加患食管癌、胃癌、鼻咽癌、结直肠癌等癌症的风险。
※ 高盐:100g腊肉的钠含量在1000-2000mg(占每日推荐量的50-100%),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抑制胃酸分泌,影响胃黏膜的抵抗力,容易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还会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
※ 高脂:腌制的肉多为脂肪含量较高的五花肉,在腌制过程中其内水分减少,脂肪被进一步浓缩,因而能量密度极高,脂肪含量高达40-50%,易诱发高血压、高血脂和代谢综合征。
※ 营养流失:腌制过程可导致维生素B1、B2、烟酸、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损失殆尽,长期食用易造成营养不均衡。
※ 熏制风险:熏制肉类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产生多环芳香烃、煤焦油等有害化学物,其中苯并芘为强致癌物,可附着在熏制肉的表面,经常食用会增加患癌几率。
营养师有话说:腌制肉偶尔少量食用无妨,但不宜作为日常蛋白质来源。
二
海鲜选购:鲜度是关键,警惕保水剂
1. 优选新鲜海鲜,补充优质蛋白与健康脂肪
新鲜的海鲜,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且其中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特别是深海鱼类,富含EPA和DHA,有助于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脂,维持心脑血管健康,是体重管理人群的理想选择。
虾、贝类嘌呤较高,减重及血液病治疗期间大量食用均可能导致血尿酸升高,因而,减重人群及血液病增重人群均需控制摄入量,同时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
2. 警惕不新鲜海鲜与保水剂问题
新鲜度:变质海鲜可能产生过量组胺,引发过敏或腹泻。
※ 鲜鱼:鱼眼清澈、鳃鲜红、肉质紧实有弹性。
※ 鲜虾:虾壳完整、无黑斑或黏滑感。
部分冷冻海鲜会添加磷酸盐类保水剂(如三聚磷酸钠),长期过量的摄入可能干扰钙、磷代谢。故优先选择冰鲜或活鲜,此外还要查看配料表,避免含多种添加剂的产品。
部分海鲜的保水剂是盐,高盐容易水钠潴留,干扰代谢,导致脂肪分解和代谢减缓,影响减重/增肌效果。
营养师有话说:部分冰鲜鱼片、贝类,也含有保水剂,一定要看配料表。
(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AI)
三
豆制品:植物蛋白优选,但需关注加工方式
1. 营养优势
豆制品(如豆腐、豆浆、千张、腐竹等)是优质植物蛋白来源,其蛋白质消化率在80-90%,校正氨基酸评分(PDCAAS)在0.9-1.0,与动物蛋白相当。且富含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对肌肉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大豆异黄酮具有弱雌激素作用,可改善代谢,刺激肌肉合成,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2. 选购要点
※看配料表:选择仅有大豆、水、凝固剂(如石膏、卤水)的产品,避免添加糖、防腐剂。
3. 注意事项※
夏季豆制品极易变质,建议选择灭菌包装产品(如盒装豆腐),降低感染风险。
豆制品膳食纤维含量较高,腹胀者建议分次少量食用,或选择发酵豆制品。
四
乳制品:补钙优选,但需区分类型
乳制品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注意查看营养标签,小心买到含乳饮料。
以上为乳饮料,对比一下,看看您买到的是否是含乳饮料吧!
五
主食粗细搭配,控制血糖反应
减重需要控制主食的摄入量(不同的减重方案主食量不同)。反之,增重需要增加主食的摄入量。
※建议:全谷物/粗杂粮占比在1/3-1/4。
膳食纤维摄入过多可能会胀气、引起腹部不适、影响矿物质的吸收。
※提示:移植后3个月,如无明显血糖异常,主食可优先选择精米、白面等。
(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六
蔬菜与水果:低糖高纤优先
蔬菜:建议每日摄入新鲜蔬菜300-500g,减重人士可以叶菜、菌菇为主,增重人群的叶菜占比可控制在50%以内。
水果:优选低GI水果,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0g左右。无论是增重或减重人群,热带水果,都不是最优选。
※提醒:果糖的代谢在肝脏,过量进食水果,可变成脂肪存储在内脏,导致内脏脂肪超标。
七
烘焙食品:高糖、高脂、高盐的隐形陷阱
面包/蛋糕以精制面粉为主要原料,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黄油(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糖(便于打发/促进发酵)、盐(增加韧性),膳食纤维含量低,能量密度高,升血糖快,并不是减重/增肌人群的适宜选择。
最近,碱水结、贝果、法棍、恰巴塔、全麦面包、列巴因其低糖、低油、高膳食纤维引起减重人士的注意,但小编提醒,一定要查看配料表。
(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AI)
八
坚果:控制量是关键
坚果,减重人士可不吃,增重人群可以每日一小把(25g-50g),优选原味坚果。
《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