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剜月
戒烟,是自愿的;劝烟,是强制的;医护不劝烟,是要扣分的。
2025 年,这样的离奇故事在医院上演了。
最近,上班的时候,成乐(化名)收到一条这样的通知:「各位同仁好,近期控烟办到我院检查无烟医院建设。检查时若发现有医务人员穿工作服吸烟,扣 21 分;若发现我院工作人员看到有人吸烟却不劝阻,扣 6 分。请大家高度重视。」
来源:成乐提供
也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吐槽:有人在病区吸烟,医护无权处罚对方,但却会被医院扣 200 块钱。
来源:社交平台
不罚吸烟的人,却罚医护,这是什么道理?
躲躲躲,躲不开医院的二手烟
聊这条离谱通知前,不得不先吐槽医院的二手烟问题。
成乐是深圳一家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在医院里,闻到烟味像呼吸一样简单」是他最喜欢调侃的一句话。
在医院流动抽烟,是一门学问。根据成乐观察,游荡在医院室外场所吸烟的,多为门诊患者和家属,偶有一些住院部的患者。
而住院部的楼梯间,则是住院部吸烟者的最爱。那里通常会有垃圾桶,或是吸烟者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DIY 的各式烟灰盒。尽管医院的楼梯间会张贴「禁止吸烟」的标语,但啥用没有,想抽照抽。甚至,标语牌的下面就是一地烟头。
实在憋不住的时候,哥们也见过穿着病号服的患者,一手提着胸腔引流管,一手吸着烟,颇有行为艺术的气息。
因为住院楼里多数人都会选择乘坐电梯,所以楼梯间里鲜少有人打扰。但医生们,却经常需要通过楼梯间去楼上楼下较近的科室。这时候,推开门闻见刺鼻的烟味,往往只能憋气匆匆走过。
图源:丁香园评论区
没错,大多数医生采取的策略,是「能躲就躲」。
外科医生吴昊(化名)表示,他在规培轮转时,有遇见过一些科室的医生公然在值班房里吸烟。面对这种情况,不想闻二手烟的医生,只能躲去别的值班房休息。
但如果科室里只有一间值班房,二手烟就避无可避了。甚至,上班时间,也有医生会在男值班室的卫生间里吸烟,烟味向休息区「缓释」了一整晚,让值夜班的成乐苦不堪言,「像在扔满烟头的粪坑睡了一晚。」
主任带头吸烟,两台手术中间还得来一根
讨厌吸烟,可以反抗吗?当然可以,前提是你敢,也真的有人愿意听。
张嘴,就已经很难了。成乐一直对身边制造二手烟的人很不满,但人际关系的压力让人选择沉默,「毕竟大家是要长期一起工作的同事,如果真的吵起来了,闹到主任那里,我也不知道他会怎么处理,我怕最后还是给我施压。」
更让人有苦难言的一种情况是,带头抽烟的就是主任本人。妇产科医生韩知(化名)在手术室里见过一些领导级别的男医生,「两台手术之间不吸根烟都难受,下了一台手术,就跑医生休息室里抽着烟休息。」
有研究者调查了山东某教学医院医生的吸烟情况,发现吸烟者比例最高的是工龄 16~20 年的医生。[1]而这些高年资的医生,很可能是年轻医生们要喊一声「老师」「主任」的人,在职场权力关系下,年轻医生选择了三缄其口。
图源:参考资料[1]
吴昊见过有科室是主任带头吸烟的。「控烟氛围很不好,主任都带头了,你还能说什么呢?」
那劝不住医生,能劝患者吗?
李洲曾在一家儿童医院工作,她感觉儿童医院内吸烟的情况会相对好一些,「如果在医院里看到有人吸烟,我是会去劝阻的。」
在李洲的劝阻经历里,多数人会讪讪地把烟扔地上踩灭,但也有些素质低的,理直气壮地大声开骂。「虽然这种情况并不算多,但每被骂一次,我下回遇到别人抽烟,再要开口劝阻就会有点犹豫。」
除了当场的冲突之外,「投诉」也是一个顾虑。
在成乐看来,医患关系已经非常紧张,如果再因为「劝阻吸烟」而增加纠纷的可能,稍微有些得不偿失。「你去说他,他不一定会听你的,还可能反手一个投诉。现在投诉的流程都很简单,不管最后是不是一个有效投诉,我都要花时间去写回应,太增加我的工作量了。」
只靠「贴标语」控烟像个笑话
其实,走进许多医院的大门,稍加留意就能看到许多「禁止吸烟」的标语。然而,在许多医生的视角里,「贴标语」是医院采取的唯一控烟措施。
以上海市为例,2022 年修正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包括医院在内的所有公共场所室内区域禁止吸烟,妇幼保健院(所)、儿童医院的室外区域也禁止吸烟。条例也明确指出,这些公共场所的控制吸烟工作应当是由「单位负责、公众参与」。
图源: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与明晰的条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管理缺位的现实。
吴昊所在的医院的确有在各处张贴「禁止吸烟」的标语,但如果真的有人在医院里抽烟,并不会有专人来进行劝阻,医院里也并没有可供职工和公众举报院内吸烟行为的途径。
贴标语简单,也便宜,但控烟靠标语远远不够。成乐所在的医院,曾在控烟办来院检查「无烟医院」建设向各科室发布通知,鼓励大家积极劝阻吸烟,并让大家完成一个考核。
然而,在成乐看来,与答案一同下发的考题,对职工劝阻吸烟的倡议,都不过是流于形式。「我觉得这些都挺可笑的。我们平常临床工作已经够忙了,这些事情本来是医院自己应该管理好的,最后倒来增加我的负担。」
由于对医院管理感到失望,成乐曾两次在深圳「别抽啦」小程序举报院内的吸烟行为。然而能起到的作用也很局限。
投诉过后,有志愿者来医院检查禁烟标识,和医院控烟管理负责人谈话,并且劝阻当时在医院里看到的吸烟的人。但志愿者离开后,一切照旧。
这是最不该出现二手烟的地方之一
在医院里被动吸烟的无奈,本质上来源于制度的缺位。
早在 2005 年,中国就签署了应对烟草流行全球化的世界第一部公共卫生条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并于 2006 年开始正式实施。
然而,直到 2014 年底,首都北京才通过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控烟条例,随后各地也都开始依法实施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但时至今日,我国仍然没有国家层面的、在所有公共场所禁烟的无烟法律。
公共场所隔烟室 图源:图虫创意
「我觉得控烟工作是不能和监管酒驾相提并论的。酒驾入刑,处罚严格,是公安部门在执法。而控烟工作肯定无法达到酒驾那样的运作力度和执法力度。」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认为,因为控烟立法从强制性和力度上看,属于「软法」,所以才会更需要「公众参与」。
中国疾控中心曾对吸烟人群进行了认知调查,结果超 60% 吸烟者认为「吸烟是个人自由」,拒绝接受公共场所限制。在《北京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出台之前,也有人曾质疑,当时北京有 400 多万烟民,阻力将非常大。
但张建枢认为,「我们不能忘了,那时候北京还有更多的不吸烟的民众。」
如果说吸烟是吸烟者的自由,那么,「免于受二手烟迫害」更应是每一个非吸烟者的基本权利。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吸烟,的确无伤大雅,但我们同样倡议,院方、患者、家属,都应和医护站在一起——
只要闻到就提醒,只要看到就劝阻,只要不适就反对。
毕竟,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公共场所,也是最不该出现二手烟的地方之一。
策划:剜月|监制:islay
参考资料:
[1]Regan, Susan, Joseph C. Viana, Michele Reyen, and Nancy A. Rigotti.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Smoking by Inpatients During a Hospital Stay.”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72, no. 21 (2012): 1670. https://doi.org/10.1001/2013.jamainternmed.300.
相关知识
徐娇劝阻男子餐厅抽烟被抢手机后续:男子拒不认错,餐厅发文道歉
女子抽脂减肥失败患抑郁 涉事医院被罚款2.1万
劝别人不要吸烟的句子 劝人少抽烟的贴心话(37句)
初学者怎么抽烟不头昏
抽烟祝福
33岁女子抽脂感染去世 涉事医院曾4次被处罚
抽茶烟:真噱头 伪健康吸烟有害健康 揭开茶烟的“秘密”
女子在泸州陈清整形医学美容门诊抽脂失败致肠穿孔等22病症!
怎么样健康地抽烟?【抽烟的男人吧】
青岛市黄岛区滨海中心卫生院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及流程、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办法
网址: 患者在病区抽烟,医护却挨罚 200 元?同行:不敢劝,主任带头抽…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9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