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认为徒步是一项简单而健康的运动,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而言。然而,你是否想过,长时间的徒步锻炼而忽视热身,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65岁的刘老(化名)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他在晨练时感到脚跟隐隐作痛,起初以为是“老寒腿”发作,便自行购买止痛膏贴。可随着时间推移,原本的酸痛演变成了钻心的刺痛。刘老尝试了各种理疗、封闭治疗、消炎药,甚至停下所有运动,但疼痛依旧如影随形,最终连买菜都得依赖拐杖。
在湖南旺旺医院就诊时,骨一科的陈祥圣主任医师经过详细检查,发现刘老的跟腱出现了明显的钙化现象。X光显示,跟腱末端的钙化斑块已硬如骨质,严重压迫周围组织。跟腱作为连接小腿肌肉与足跟的“强力橡皮筋”,一旦受到损伤,后果不堪设想。刘老常年徒步却忽视热身,加上年龄增长导致跟腱弹性下降,最终导致了钙化性跟腱炎的发生。
钙化性跟腱炎主要是由于反复牵拉摩擦后,局部炎症不断累积,形成钙化斑块。对于40岁以上、长期剧烈运动或久站的人群,尤其需要警惕。如果发现足跟后方持续疼痛,尤其是晨起或运动后,务必及时就医。
刘老的钙化斑块已占据跟腱横截面的1/3,且位置靠近跟骨附着点。经过与医生的沟通,刘老决定接受手术。手术过程如同“拆弹”,既要彻底清除钙化灶,又不能损伤健康的跟腱纤维。手术顺利完成,取出的钙化斑块像碎玻璃渣一样,令人震惊。
术后,刘老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经过3个月的努力,他再次出现在公园步道上,但这次他选择了温和的健走,而不再追求“万步目标”。他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知道了,跟腱就像老伙计,得懂它、护它,不能硬来。”
钙化性跟腱炎并非个案,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运动不当而受到影响。在此,我们为大家提供一些健康小贴士:
高危人群:40岁以上、长期剧烈运动或久站者,若出现足跟后方持续疼痛,需及时排查跟腱钙化。
手术指征:大多数钙化跟腱炎早期可通过保守治疗,但若钙化灶较大(超过跟腱直径1/3)、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影响日常行走时,建议尽早手术干预。
术后康复: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过早负重,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是跟腱功能恢复的核心。
健康的生活方式离不开科学的运动,尤其是对于老年朋友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运动中保持警惕,珍惜自己的健康,享受更美好的晚年生活。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