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已超过50%,肥胖引发的慢性病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此,国家卫健委多次呼吁大众“科学减肥”,强调运动与饮食双管齐下。但如何运动才高效?跑步作为热门减肥方式,究竟跑多久才能有效燃脂?今天的内容将为你一一解答!
要将体内多余的脂肪消耗掉,运动是最主要的方式。跑步时每分钟的能量消耗是安静时的8~10倍,跑得比较快时,可以达到安静时的10~12倍甚至更多,即便是强度略低一点的快走,能耗也可以达到安静时的6~8倍,因此,跑步是一项可以充分消耗热量、燃烧脂肪的运动。
2008年《美国身体活动指南》发布了权威的面向大众的运动建议,其中核心要求是成年人每周应该积累至少150分钟(2小时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者积累75分钟(1小时15分钟)大强度运动。也就是说,每次参加30分钟快走,每周5天;或者每次参加20分钟跑步,每周3天,就能够实现最基本的运动量从而有益健康。
为了健康而跑步,上述运动量完全足够,但对于减肥来说,就显得有些不够。因为减肥运动需要消耗的是脂肪,但脂肪热量值极高,想要燃烧它,需要更长时间的运动,那么为了减肥而跑步需要跑多久呢?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的建议,减肥人群需要在此基础上将运动量增加一倍,即完成至少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者150分钟大强度运动。
为了消耗足够多的脂肪,减肥运动需要的运动量是健康运动所需运动量的一倍。事实上,减肥成功是一件颇有难度和技术含量的事。一方面你要会运动,另一方面你要会吃。
从消耗足够多的脂肪角度而言,每次40分钟至1小时,每周5次跑步对于减肥人群是必要的。健康跑步的一次跑量达到20分钟足矣,但减肥跑量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倍,时间越长越好,但考虑到疲劳及受伤风险,1小时对于绝大多数减肥人群是上限。同样,每周跑步3次是健康人群的跑步频率,减肥人群则需要增加运动频率,达到每周5次,当然如果能够天天坚持跑步,减肥效果肯定也会更好一些。
跑步40分钟以后才开始消耗脂肪是运动健身领域流传最广的谎言之一,其理由是跑步刚开始消耗的是糖,经过40分钟将糖消耗以后自然就开始消耗脂肪,所以为了减肥,跑步至少要跑40分钟以上。如果是为了消耗更多脂肪,减肥跑者可以把跑步时间拉长一些,但要说跑步40分钟以内对于减肥没用,绝对是无稽之谈。
人体体内的糖主要有3个来源,分别是血糖、存储在肌肉中的肌糖原和储存在肝脏中的肝糖原。一般来说,普通人血液内大约有5克的血糖,肝脏中含有100克肝糖原,肌肉中含有400克肌糖原。
人体内糖含量=5+100+400=505克
1克糖分解释放的热量=4大卡
人体内所有糖含有的热量=505×4=2020大卡
假定一名体重60千克的人以6:00配速跑步,6:00配速时,每千克体重每小时可以消耗大约10大卡热量,这就意味着此人跑步1小时,可以消耗600大卡热量。此人如果要完全消耗掉体内所有的糖,需要的时间是:
消耗完体内所有糖的耗时=2020/600≈3.5小时
这就意味着,如果真要把体内糖消耗完,要足足3个多小时,虽然人体内实际糖消耗可能不如计算结果那么精确,但大体情况就是如此。这恰恰证明了为什么全马比赛时,撞墙容易发生在3~3.5小时,因为此时体内糖原接近消耗殆尽,就会发生明显的体力不支。所以指望用半小时消耗完体能的糖,是不可能的。
其次,著名运动生理学研究先驱爱德华·L.福克斯在《运动生理学》一书中提出,在运动开始半小时以后,的确会有脂肪供能比例增加、糖供能比例下降的现象,但脂肪供能的增加其实是有限的,运动强度才是决定糖和脂肪供能比例的制约因素。
事实上,人体主要供能物质糖和脂肪(蛋白质参与供能很少,忽略不计)都是以混合方式工作的,也就是说几乎不存在某种活动只由糖供能,或者某种活动只由脂肪供能。只是供能比例略有差别而已。在低强度活动时,脂肪供能比例相对高,糖供能比例相对低;在高强度活动时,则脂肪供能比例相对低,糖供能比例相对高(详见下面表格)。所以,我们往往推荐人们参加长时间中低强度慢跑,一方面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另一方面低强度慢跑也可以有效促进脂肪分解,但这跟半小时没关系,只要一开始运动,就会消耗脂肪。
减肥时,跑步速度不要太快,以中低速慢跑就好,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脂肪燃烧,另一方面不至于太累,获得更好的跑步体验。运动时能量供应的基本原理指出,你跑得比较快时,尽管很累总能耗也比较多,但由于脂肪供能比例低,其单位时间能耗可能还不如中低强度运动。
从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跑步时速度较慢,强度较低,心率介于140~153 之间时,脂肪供能比例为67%,糖供能比例为33%;而如果跑步时速度较快,强度较高,心率介于172~177之间,脂肪供能比例降为41%,糖供能比例增加至59%。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心率较低的慢速跑步脂肪消耗就一定多呢?未必。
当我们以较慢速度跑步时,脂肪供能比例虽然高,但由于强度低,总能耗有限,所以使得由脂肪分解提供的能量其实也是有限的,每小时仅仅消耗39克脂肪,而如果我们以较快速度跑步,虽然脂肪供能比例低,但由于总能耗多,使得由脂肪分解提供的能量也并不比慢跑少多少,每小时消耗34 克脂肪,仅仅比低强度慢跑少5 克。
当然,低强度慢跑有一个显著好处,就是能够被多数人所接受,而以较快速度跑步,很多人很难坚持很长时间。因此,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低强度慢跑脂肪供能比例高,但消耗少,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消耗。这就是为减肥而进行的跑步需要较长时间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说心率介于60%~70%最大心率区间时,脂肪燃烧最为充分,这时是有一定强度,但也不至于胸闷气喘,体验较好,可以保持长时间的跑步。至于具体配速方面,由于每个人心肺耐力不同,无法规定一个具体的配速。但一般来说,减肥跑步的配速建议保持在7:00~8:00之间,耐力比较好的人可以在6:00~7:00,超过6:00的配速不建议减肥人群采用。
很多人倒在减肥路上,要么是无法坚持,要么是方法不正确。对于减肥人群来说,当然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是一开始减肥就有效,恨不得立竿见影,但遗憾的是凡是抱着短期内减肥希望的人,往往希望越大则失望越大。
在减肥初期,人体代谢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人体在千万年进化过程中,具备了优良的储存脂肪的能力,所以人容易长胖,而一旦你开始运动,给机体的信号就是你开始消耗脂肪,人体此时会增强对于脂肪的吸收利用同时降低安静时基础代谢(不单单是节食才会导致基础代谢下降)从而储备脂肪以应对脂肪含量下降。而如果你坚持运动,机体会认为这是一个常态,让运动时脂肪供能比例增加,从而帮助脂肪燃烧。同时,在减肥初期肌肉含量还会有所增加,这就抵消了减脂带来的体重下降,所以此时体重可能没有明显下降,甚至不降反升。这就让希望立马看到减肥效果的人大失所望,从而放弃跑步。其实你只要继续坚持下去,接下来你的体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