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傍晚在操场,瞅见个大哥瘫在树荫下,膝盖绑着老大个冰袋,跟我苦笑:“这月硬怼了快 300 公里,结果比赛照样崩,膝盖还废了”。这话听着扎心,却戳破了跑圈里好多人不愿说的事儿 —— 咱们总想着 “多跑就赢了”,盯着手机里的跑量数字较劲,身体早就在偷偷报警,自己却浑然不觉。
之前有专家说 “普通人没必要死磕马拉松成绩”,底下一堆人叫好。可热闹过后,心里反倒更慌了:不冲成绩,那跑步图个啥?想进步,又该咋使劲儿?
先说说咱们常掉的 “伪勤奋” 坑。朋友圈里总有人晒打卡记录,今天 20 公里,明天 15 公里,看着全是汗水和热血,背地里可能藏着不少苦水。有数据说,跑者一半以上的伤痛,都是练太猛作出来的。更不值当的是,为了堆跑量,好些人连陪家人吃饭、和朋友小聚的时间都挤没了。
跑圈里还流行句话:“月跑量不到 200 公里,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正经跑者”。就这无形的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我认识个跑友 @晨林,之前一门心思想破全马 330,天天凌晨五点准时出门训练,下雨下雪都不歇。结果膝盖伤了,躺床上养伤那阵才想明白:“那些天不亮就出门的日子,没让我跑得更快,反倒把身体耗得越来越虚”。你说这图啥呢?
其实想进步,真不用跟自己死磕,关键得找对方向。别总说 “我要跑得更快” 这种模糊的话,得定个具体的目标。比如你想下半年全马跑进 4 小时 15 分,那算下来,平均配速就得从现在的 6 分 05 秒提到 5 分 55 秒,这样才知道劲儿该往哪儿使。
目标得能衡量才行,分阶段定些小里程碑就很管用。头两个月打基础,就专心练有氧,跑步时心率别太高,保持在自己舒服的区间,至少 70% 的跑量都得这么来。
接着六周加点强度,练练速度耐力,争取把乳酸阈值配速再提个 3%。最后四周就琢磨比赛策略,长距离补给别出差错,把失误控制在 10% 以内。
最重要的是,目标别定得太离谱,得是 “踮踮脚够得着” 的。教你个小窍门,用自己 10 公里最好成绩除以 1.15,大概就能算出近期全马能达到的水平,按这个来定目标,不容易受挫也不会太轻松。
记住啊,目标是为你服务的,不是来折磨你的。哪天加班熬夜没精神,就别硬撑着按原计划高强度训练,降降速、减减量,身体舒服才重要。还有时间节点,选定要跑的比赛后,倒着数 18 周开始系统训练,中间灵活调整,别把自己逼太死。
光有目标不够,还得会科学训练,像专业选手那样把控节奏。刚开始四周先 “打底子”,重点练耐力,每周安排几次轻松跑,加一次长距离,再抽时间练练核心力量,把身体底子打牢。
接下来三四周就该 “冲一冲” 了,适当上点强度。试试 “金字塔间歇跑”,先跑 400 米,再跑 800 米、1200 米,然后倒回来跑 800 米、400 米,跑完一组歇会儿,休息时间跟跑步时间差不多就行。或者长距离训练时加几段变速跑,跑 3 公里舒服的配速,再冲 1 公里接近比赛的速度,交替着来。
离比赛还有两周时,就该 “收一收” 了,这叫 “锐化” 阶段。跑量减个 40%,把体力攒着,适当把强度提个 20%。重点练比赛配速感,最好跑一次接近半马距离的比赛配速跑,找找感觉。
训练计划是死的,身体是活的。再贵的运动手表也有不准的时候,不如自己多留意身体的信号,这才是防伤的 “法宝”。
要是早上醒来心跳平稳,波动不超过 5 次 / 分,晚上躺下很快就能睡沉,而且睡得久,训练完还吃得香,这就是身体在给你 “绿灯”,放心按计划练就行。
要是连续几天静态心跳莫名快了 8% 以上,按按关节就疼,疼得连蹲都费劲(大概能打 3 分的疼),甚至看到跑鞋就犯怵,这就是 “黄灯” 预警了,赶紧放慢节奏,别硬来。
最不能忽视的是 “红灯” 信号:夜里睡觉突然出一身大汗,坐着不动呼吸还特别快,每分钟超过 22 次,就连平时轻松能完成的基础训练,连续三次都搞不定。碰到这些情况,别犹豫,立刻停练休息,硬撑只会伤得更重。
咱们跑步是为了让生活更好,不是让跑步把生活搅得一团糟。北京协和的李昊医生说过句话,特别在理:“真正能长久的进步,是跑步带来的身心健康,乘以它在生活里的合理比重,再除以身体付出的消耗”。
这话咋理解?就藏在平时的小安排里。比如周末跑完长距离,别光顾着自己拉伸放松,把接下来几小时留给家人,陪孩子玩玩,跟爱人聊聊天。要是习惯早上训练,赶在家人起床前跑完,顺手把早餐做了,既练了身体,又顾了家,多好。
工作上的事也得兼顾。第二天有重要会议或者要做项目汇报,头一天就别安排高强度的速度训练,省得累得脑子转不动。要是加班到晚上九点多,早上的训练就别硬扛,改成晚上慢慢跑几圈,让身体歇口气。
我认识个跑友 @清风,42 岁,以前是跑圈出了名的 “猛人”,每月跑量都得干到 260 公里,一门心思冲成绩,结果越练越差,还一身伤。后来她换了思路,跟着教练练周期化训练,把月跑量降到 150 公里,多了不少休息和恢复时间,没想到比赛时反倒跑出了 3 小时 52 分的个人最好成绩。
她跟我说:“以前总觉得跑步自由是想跑多快就多快,现在才明白,真正的自由是不用盯着跑量数字焦虑,让身体跟着感觉跑,自己做跑步的主人”。那些特意安排的休息日,看着像 “躺平”,其实是在给身体充电,为下次进步攒劲儿。
说了这么多,不如现在就行动起来。找张纸,写下这季度的跑步目标,记得按咱们说的,定得具体点、靠谱点。翻出日历,圈出下周至少三天休息的日子,别让自己连轴转。再把文中说的身体预警信号记下来,存手机里,练的时候多看看。
想跳出 “伪勤奋” 的坑,先得承认自己可能一直在瞎使劲儿。想踏踏实实进步,就从定一个 “聪明” 的目标开始。跑步这条路,不用急着赶路,科学点、从容点,才能跑得更久、更舒服。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从新手到高手:设定适合初学者的跑步目标和训练计划
健康生活:制定合理的健康目标和计划!
健身计划的制定:如何设定可持续的减重目标
如何设定切合实际的减肥目标
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健身跑步计划?
目标引领健康:如何设定有效的健康管理目标
如何制定个人健康管理的目标和计划.pptx
减脂成功的秘诀:设定明确的目标与计划
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目标和计划?
如何合理设定并实现减肥目标
网址: 要“聪明”的目标!普通跑者如何设定健康合理的PB计划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99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