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与保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食疗与保健.docx(5页珍藏版)》请在知学网上搜索。
1、中医食疗与保健 何谓食疗 食疗是食物疗法的简称。它包括有药膳、药粥、药饮、药酒、药茶等。 食疗的功用 食疗具有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作为辅助治疗,使药物疗法与食疗相互补充,相互辅佐。 食疗与药疗的区别 食疗 药疗 1、 多用于养身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 2、 药性平和,无毒性,可长期服用。 1、 用于治疗疾病,见效快,重在治病。 2、 药性较强或刚烈,可有毒性或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 食疗在保健、养生、康复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食疗不能代替药疗。 食疗的应用原则 因时而异,中医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人的臓腑气血的运行,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息息
2、相关。所谓“顺四时而进补”。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调补用药及食物的原则。“用寒远寒,用热远热”。 因证食疗 食疗亦强调辨证施食,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如气虚的病人选用补气的人参,阴虚的病人选用沙参、百合、麦冬等,血虚的病人选用花生、大枣等。 因人而异 不同的个体,年龄和体质不同,食疗应用有所不同,体质有强弱与寒热之偏。食物和药物有寒、热、温、凉之别。食疗的原则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按照不同的体质和年龄来选择食疗。 因地而异 不同的地区、气候、生活习惯等差异,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有所不同。有地处北方,气候寒冷,饮食多热而滋腻;地处潮湿,饮食多温燥辛辣,而香港
3、地处南方湿热,饮食多清凉甘淡。 体质与忌口 辨证分型 症状 忌口食品 寒证体质 面色苍白、畏寒喜暖,夜尿多、舌淡齿印 西瓜、苦瓜、丝瓜、葡萄、梨子、紫菜、白菜、西洋菜等。 热证体质 面色红赤、口燥口臭、大便硬结 葱、蒜、辣椒、胡椒、花椒、八角、韭菜、油条、煎炸食物。 阴虚体质 口干、潮热、五心烦热、盗汗 忌羊肉、煎炸品和刺激品,如酒、咖啡、咖喱。 脾虚体质 倦怠乏力、多痰、纳差、腹泻、或大便有不消化之食物 忌生冷、油腻食品 劳逸所伤 劳逸所伤是指因体力或脑力过度劳累或过度劳逸,气血,筋骨肉失其生理的常能,导致的一类病证。 临床表现: 过度劳倦,则倦怠乏力
4、,嗜卧、懒言、食欲减退,脉缓大或浮或细。 中医认为: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以及肝劳伤血,心劳伤身,脾劳伤食,肺劳伤气,肾劳损精等等。 过度劳累,指较长时间的过度用力而积劳成疾。“劳则气耗”。劳力过度则伤气,久之气少力衰,四肢困倦,动则气喘,精神疲劳等。 有助消除疲劳常用食疗汤水 莲子山药猪瘦肉汤(3-4人量) 【用料】 猪瘦肉 500克 章鱼 100克 莲子 60克 山药 60克 蜜枣 4个 生姜 3片 【作法与用法】 将猪瘦肉洗净,放入沸水中煮5分钟,过冷河;章鱼洗净,浸发;余下材料洗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
5、,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饮汤,吃猪瘦肉、章鱼。每日1料。 【主治】 身体虚弱,脾胃气虚。症见食欲不振,面黄神疲,四肢乏力;或产后体虚,营养不良之形体消瘦等。 山药薏苡仁牛肚汤(3-4人量) 【用料】 牛肚 1000克 山药 60克 薏苡仁 100克 芡实 60克 白果 15个 蜜枣 4个 生姜 2片 【作法与用法】 将牛肚洗净,用盐伴擦后,用清水冲洗,翻转又用生粉、盐伴擦1次,冲洗干净,在沸水中拖过,除净黑膜;余下各料洗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2.5小时,调味即可。饮汤,吃牛肚,山药,白果,芡实。每日1料 【主治】 老人或
6、小儿病后失调,脾胃虚弱。症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消瘦,便溏,甚或泄泻;亦治妇女脾虚湿重之带下清稀,无色无臭,神疲乏力。 莲子海参猪瘦肉汤(3-4人量) 【用料】 猪瘦肉 500克 海参 100克 莲子 60克 山药 60克 沙参 50克 枸杞子 40克 蜜枣 4个 【作法与用法】 将猪瘦肉洗净,放入沸水中煮5分钟,过冷河。海参洗净,浸发,切小块;余料洗净,同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饮汤,吃瘦肉、海参、莲子、山药、沙参、枸杞子、蜜枣。蜜枣。每日1料。 【主治】 身体虚弱,脾胃气虚。症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黄神疲,或产后
7、体虚,营养不良之形体消瘦。舌淡红,苔薄白。 木瓜汤(3-4人量) 【用料】 木瓜 1个 大鱼头 500克 猪脊骨 500克 红枣 6个 生姜 2片 【作法与用法】 猪脊骨洗净,放入沸水中煮5分钟,过冷河;大鱼头洗净,用食油少许与生姜同煎一下,木瓜削皮去核,洗净,切块。同放入煲煮2小时,调味即可。饮汤,吃木瓜、猪骨鱼头。每日1料。 【主治】 气血两虚。症见头晕眼花,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 黄精党参鸡汤(2人量) 鸡项 1只 黄精 30克 党参 30克 山药 30克 生姜 3片 【作法与用法】 将鸡项洗净,去内脏,斩小块;将余药分别洗
8、净。同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置锅内用文火隔开水炖2小时,调味即可。饮汤,吃鸡肉。每日1料。 【主治】 慢性胃炎或溃疡病属脾胃虚弱者。症见体倦乏力,气短懒言,或病后体弱,产后血虚等。 粉葛煲鲮鱼汤(3-4人量) 【用料】 粉葛 600-800克 鲮鱼 500克 猪脊骨 500克 生姜 3片 【作法与用法】 鲮鱼去鲮及内脏,用食油与生姜同煎至两面金黄色,放入装有开水的砂锅内,猪脊骨过冷河;然后一并加入葛粉,煲2小时,调味即可。饮汤,吃鱼肉猪骨。 【主治】 周身骨痛,颈项活动不便;体力劳动后,肌肉疼痛。 其它有助消除疲劳的方法 洗个热水澡 冲凉
9、可消除体表代谢的排泄物,使毛细血管扩张,有效消除疲劳。但活动或劳动后作稍事休息,待心律恢复到平平时正常状态后再冲凉,水温以40度左右最好,一般洗15-20分钟即可,不宜过长。 睡前热水浸脚 热水浸脚有解除疲劳及安眠的作用,水温可略高一点,以自身感觉微烫为宜。浸脚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增加血液循环。 按摩 按摩可以舒筋通络,解除肌肉紧张和肌肉禁脔,从而达至缓解疲劳的症状。 指压劳宫穴解疲劳 人在疲劳时,手心有时会发热。这时指压劳宫穴会感到疼痛。劳宫穴位于,在握拳时,中指的指尖碰到的掌心的地方就是劳宫穴。疲劳时,不妨以右手指压左手的劳宫穴,或以左手指压右手的劳宫穴。指压时,要闭
10、上眼睛,指压数分钟后,即可精神清爽,倦怠顿消。 女人食疗方 牛 淮杞汤 (1-2人量) 【用料】 牛 1只(约150克-2—克) 山药 15克 枸杞子 15克 生姜 2片 【作法与用法】 将牛肉洗净后切块,中药洗净。同时放入炖盅,隔水炖2小时。 【主治】 血虚所致的月经病及妊娠贫血。症见月经后期、量少,经色淡红,便清稀。或妊娠期眩晕,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 益母草红糖鸡蛋汤(1人量) 【用料】 益母草 30克 红糖适量 鸡蛋 1-2只 【作法与用法】 鸡蛋煮熟去壳取蛋,中药洗净先用1.5碗水煎成半碗,在于鸡蛋同煮15分钟,放入红糖即可;亦可用生
11、鸡蛋1只与益母草同煎,饮汤吃蛋。 【主治】 血瘀所致的痛经、闭经以及产后腹痛。症见经来小腹剧痛,经行不畅或经闭不来,经色暗滞或如咖啡色。有血块,块出痛减。亦可治产后人、恶露不止属血瘀所致者,症见产后下腹痛,恶露20日后仍时多时少,时出时止,色暗。舍有瘀斑,脉玄细。 川芎白芷鱼头汤(1人量) 【用料】 鳙鱼头 1只(约500克) 川芎 6克 白芷 9克 【作法与用法】 将上药与鱼头放入炖盅,加水250毫升,隔水炖1小时,调味即可。於经前1周始,每日或隔日服1料,饮汤吃肉。 【主治】 经行头痛。症见经前一、头痛头晕,剧痛时伴呕吐纳差。舌淡红,脉细弦。 当归生姜羊肉汤
12、(1人量) 【用料】 当归 10克 生姜 10克 羊肉 200克 【作法与用法】 将羊肉切块稍用开水烫过去腥味,加入中药放砂锅内煮熟调味。饮前空腹饮汤吃肉。隔日料,连服1周1个疗程。 【主治】 产后血虚内寒腹痛。症见产后腹中痛,喜温喜按,面色苍白无辜,形寒怕冷,四肢不温。亦可用于平素体虚内寒,虚劳不足者。舌淡、苔白、脉沉细。 腰痛食疗方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中医古称“腰为肾之府”。由于肾精亏虚,劳累、外伤等均能致病而腰痛,其病因病机方面主要是感受外邪,劳累外伤,肾精亏虚三个重要因素。 寒湿腰痛型 【临床见证】 腰部冷痛重者,转侧不利,腰痛逐渐加重,虽静卧
13、亦不稍减,反而加重,遇阴天疼痛加剧。舌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调补原则】 祛寒除湿,温经通络。 【调补方】 辣椒根煲瘦肉 辣椒根 90克,瘦猪肉100克 。上料入锅,加水共煮汤。调味服用。 猪腰杜仲汤 杜仲15-30克,猪腰1个。一起入锅,加水炖汤服用。 湿热腰痛型 【临床见证】 腰髋疼痛,痛处伴有热感,梅雨季节或暑天腰痛加剧加重,或见肢节红肿,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 【调补原则】 清热利湿,舒经止痛。 【调补方】 防己黄柏汤 防己、黄柏各9克。共入锅,加水煎服食。 肾虚腰痛型 【临床见证】 腰以酸痛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卧
14、则减轻,反复发作。偏阳虚者小腹拘急,面色白光白,手足不温。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心烦失眠,口苦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脉玄细数。 肾阳虚型: 【调补原则】 温补肾阳。 【调补方】 核桃猪腰汤(一人量) 核桃肉30克,花生30克,虾米10克,猪尾骨200克。共入锅中加水同煮2小时,用盐调味服食。 防腰痛之要点 与年轻人相比,中老年腰腿疼痛较为多见。中医学认为,腰痛的发病原因多为三种类型: 气滞血瘀型腰痛 风湿性腰痛 肾虚型腰痛 主要特征:腰痛难忍,并向下肢放射,痛有定处且按压时加重。 主要特征:腰部重者酸痛,转侧不利,且进行性加重。 主要特征:腰腿酸软无力
15、,缠绵日久。 不管何种腰痛,都与生活习惯相关,所以,防止腰病应该细微之处多加小心,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睡眠别选过于软床 睡眠时应选用硬板床或绷紧的棕绷床,上面铺厚的被褥,能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弯腰别过20度。 一般人感觉,坐着比站着舒服。但对腰来讲,直立挺直的姿势是最好的,背脊弯曲超过20度时,会对腰部增加1.5倍的负担。要想腰椎健康,就要注意保持上身挺直。穿鞋、袜时最好坐在椅子上,保持背部肌肉的挺直,减轻腰部的负担,对于整天坐着工作的人,坐在椅子上要使膝关节略高于髋关节,以减少腰部后伸。 负重物时顾好腰 挑、抬、拎取中午和转体运动时特别容易扭伤腰部。因此,要做到从地上提重物时,应屈膝下蹲,避免过分弯腰;拿重物时,身体要尽量靠近物体,使其贴近腹部,同双腿微微下蹲。衣裤别过紧,鞋跟别过高。
相关知识
医疗和健康短语.docx
医疗健康与数字化医疗:2023年医疗健康年度报告.docx
针灸科中医特色疗法.docx
医疗健康管理系统协议(2024年版).docx
医疗健康科技创新与发展发言稿.docx
工伤事故医疗登记表.docx
中医养生气功与食疗.docx
康复医疗中心医养结合优秀案例.docx
健康医疗行业研究报告:2023年度医疗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分析.docx
健康产业与健康管理:2023年健康医疗年度报告.docx
网址: 中医食疗与保健.docx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