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过吃太饱怎么办?中医促消化有妙招,多按摩这几个穴位

过吃太饱怎么办?中医促消化有妙招,多按摩这几个穴位

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四科(消化内科)主治中医师赵静

审核:内四科(消化内科)主任黄春雨

春节期间,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吃”是人们过年的头等大事。不过,如果稍不注意,胡吃海塞,美味佳肴也可能会变成“病从口入”。假期聚餐多,健康不放假。本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四科(消化内科)医生为大家支招,助您春节期间也能吃出健康,享受佳肴。

科学饮食护健康,消化疾病要警惕

1. 避免暴饮暴食春节期间,各式美味佳肴令人垂涎。但是最好遵循“食不过饱”。暴饮暴食,尤其是摄入大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可能会引发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春节期间饮食丰盛,种类繁多,如果进食过量或速度过快,还可能表现为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因此,饮食上注意细嚼慢咽,让食物充分研磨,有利于减轻胃肠道负担。

2. 保持饮食清淡节日期间,注意避免高盐、高糖、高脂饮食,保持饮食清淡。大量进食糖果、糕点、饮料等零食,容易导致血糖波动。食用过多的卤菜、腌制、辛辣食品等,摄入盐分较多,可能会使血压升高。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脂食物,容易增加患高血脂的风险,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 忌烟酒大量饮酒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导致肝脏细胞受损;长期酗酒还可能引发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刺激胃部分泌大量胃酸,诱发消化性溃疡。如果饮酒,建议先吃一些主食,避免空腹饮酒,减轻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酒后注意适量补充水分,加快酒精代谢。

4. 多吃蔬果蔬菜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缓解油腻饮食。另外,蔬菜水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成分,对于增强免疫力、调节血脂血糖、保护心血管健康等有一定的好处。

5. 注意食品卫生熟食、剩饭剩菜等食物,存放不当容易受细菌或病毒的污染。食用前注意检查是否有异味、变色等情况。食用不洁食物可能会引发急性胃肠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春节养出好脾胃,生活贴士请收下

1. 适度运动中医有“久坐伤肉”的说法。过年期间,人们往往因为拜年、聚会等减少运动量,长时间坐着,肢体不活动,肌肉缺乏锻炼,容易导致肌肉力量减弱。另外,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肌肉,经常久坐,使得中焦气机郁滞不畅,脾失健运,脾胃运转气血的能力下降,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选择八段锦、太极拳、慢跑等运动,可以舒展筋骨、疏通经络、增加心肺功能、促进胃肠蠕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2. 平和心态“喜怒无常,过之为害。”中医认为,过忧过悲,过喜过恐,情绪的剧烈波动,容易影响脏腑气血的正常运行。比如,过度忧虑容易伤脾,引起腹胀、泄泻、食欲不振等脾胃失调的症状。春节期间,婚姻情感、工作待遇、子女学业等都可能是引起烦躁、焦虑和抑郁的源头。因此,大家在享受假期时,也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拥有一份好心态,也是拥有一个好脾胃。

3. 规律作息春节期间,守岁熬夜、睡懒觉、旅游劳顿等往往容易打乱人们正常的起居作息,导致睡眠不足或睡眠周期紊乱。作息不规律,同样容易损伤脾胃,出现乏力、疲劳、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建议大家在假期仍规律作息,保持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节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节日病”的出现。

饱食如何促消化?中医妙招来相助

1. 常用按摩穴位经常揉按中脘、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具有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的作用,可以缓解胃胀、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消除食积。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每次3-5分钟,配合呼吸,以局部酸胀感为宜。

2. 常用消食中药如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莱菔子、陈皮等,这些中药多性味甘平,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作用,能促进淀粉、脂肪和蛋白的消化,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适合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症状。

3. 推荐药膳

(1)麦芽山楂饮

【材料】生麦芽30克、山楂30克、陈皮10克。

【做法】将材料分别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根据个人口味,可以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

【功效】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适合消化不良、胃胀、食欲不振等人群。

(2)鸡内金瘦肉汤

【材料】鸡内金10克、猪瘦肉100克、太子参30克、生姜2片、陈皮5克、盐适量。

【做法】猪瘦肉洗净切成片,与其他材料一起放入炖盅。加入足量开水,先浸泡半小时,后隔水炖1-2小时,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消积导滞、补气健脾。适合于因饮食引起的夜睡不安,食积厌食等消化不良症状。

(3)茯苓薏米山药粥

【材料】茯苓50克、薏米50克、山药100克、糙米100克、陈皮适量。

【做法】山药去皮切块,薏米、茯苓、糙米洗净,泡水半小时备用。将材料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开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熟至粥状。根据个人口味可选择加入适量冰糖。

【功效】利水消肿、健脾益气。适合于脾胃虚弱、身体疲倦乏力的人群。

(通讯员 安俊停 李龙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知识

吃饱了撑着真的很难受!中医教你按摩五个穴位助消化
减肥妙招,按摩这两个穴位,调理脾胃,帮助减肥
消化不良怎么办 试试这六个穴位
出现痛经怎么办 按摩4个穴位可缓解
消化不良按摩哪个穴位好
祛湿按摩什么穴位 中医推荐4大穴位
上火了怎么办?按摩4个穴位能降火
促消化5步穴位按摩法
按摩瘦肚子按哪个穴位有效
眼睛干涩怎么办?按摩4个穴位可缓解

网址: 过吃太饱怎么办?中医促消化有妙招,多按摩这几个穴位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