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你经常测体重吗

你经常测体重吗

体重的正常范围

生活中,朋友们聊到最近有没有长胖,都会关注体重的变化,但我们有时也会说,“你不胖,毕竟长这么高”。所以大家也知道,是否肥胖不能笼统地从体重来判断,还应考虑身高的因素。

为了更科学的判断,消除不同身高对体重的影响,便于个体之间的比较,我们使用BMI体重指数这个指标来判定一个人的肥胖程度。BMI的计算方法是以体重(千克,kg)除以身高(米,m)的平方,即BMI=体重/身高2(kg/m2)。对于我国成年人来说,BMI﹤18.5为体重过低,18.5≤BMI﹤24.0为体重正常,24.0≤BMI﹤28.0为超重,BMI≥28.0为肥胖。

监测体重能帮助减肥

在日常生活中,成年人的身高几乎不会变化,所以监测体重就可以直观地了解自身状态。定期测量体重并持续记录,对保持健康体重有很大帮助。体重的变化能直观展示我们的身体状态,有助于我们及时做出行为改变,例如优化饮食结构、调整身体活动、定制减肥目标等。每天称体重的人对自身体重变化更敏感,而回避称重的人往往更容易放纵自己,错过改变的良好时机。同时,减肥不仅是身体的坚持努力,更是心理的持久战,当观察到体重下降时,情绪的正反馈能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去完成下一个目标。

你测体重的方法正确吗

我们通常在家中使用的体重秤,是通过秤体底部压力传感器的形变和电流信号的转换,将体重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如果将体重秤放在较软或不平的表面上称重,显示结果可能会不准确。同时,如果人体重心晃动不稳,压力传感器受力不均,也可能无法获得准确结果。所以监测体重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同一个体重秤进行测量

对于体重的日常监测,使用市面上的普通体重秤就可以,但不同体重秤之间存在误差,最好每次使用同一个体重秤进行测量。将体重秤放在平坦坚硬的水平平面上,尽量固定放置在同一位置测量体重,可以减少测量之间的误差。

2.保持同样的身体姿态

上秤时,保持身体直立稳定,双脚尽可能向中间靠拢,保证人体重心处于秤面中央。不要左右晃动,也不要站在秤体边缘位置称重。如果身着衣物,每次称量最好穿着一致,减少误差。

3.在同一时间进行测量

人体一天内体重会不断变化,通常为早上体重最低,吃饭后逐步上涨,晚上体重最高,第二天早上体重又会下降。所以最佳测量时间是早上,在排便之后,进食之前。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已经消化前一天摄入的食物,减少前一天进食量对体重波动的影响,这样早上同一时间的称重结果更具可比性。

如何看待体重波动

体重不仅反映出体内脂肪的变化,也是肌肉、水分等变化的体现,是综合变化的叠加效果。如果在刚刚进行完大强度运动后立即称量体重,体重下降也不能说明“瘦”了,因为体内水分的大量流失也会引起体重下降;饱吃一顿之后体重必然有所增加,这也不能说明吃一顿就“胖”了,也许接下来的运动很快就能把吃进去的能量消耗掉。有时我们运动量加大,体重不降反增,这也许是肌肉量在增加,反而是好事。

因此,每天体重波动都是正常现象,体重控制不是为了让它直线下降,不必为短期内的波动忧心,应更关注体重的长期变化趋势。

体重下降是越快越好吗

体重下降不是越快越好。对于超重和肥胖的人群来说,依靠节食等极端减肥饮食方法能在短期内实现体重的快速下降,但长期来看,对身体的危害很大,且不可持续。如果BMI≤35,在开始减重的前6个月减少体重的5%~10%为最佳。如果BMI超过35,可以在前6个月内减少10%~15%。这样的速度既不危害机体健康,又不易发生反弹。

事实上,快速减重对人体是有一定危害的:

1.增加患病风险

快速减重大多是通过限制能量摄入来实现,说白了就是少吃。这势必会使人体营养素摄入减少,而很多营养素都是人体参与机体代谢和维持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缺乏会增加疾病的患病风险。例如,营养物质吸收不足会导致贫血和抵抗力下降,缺少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可能导致头发脱落,脂肪摄入过少会引起胆汁积滞,增加胆结石发生的风险。如果长期葡萄糖摄入不足,其他部位贮存的脂肪和蛋白质需要在肝脏中转化为热量,但缺少脂肪代谢必要的酶类和维生素,可能导致脂肪在肝脏滞留,造成脂肪肝。

2.影响身体状态

想要快速减重,需要制造能量亏空,脑细胞缺少能量供应,思维活动随之下降,可能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身体能量不足,进入节能模式,减慢血液循环速度,手脚容易冰凉;当需要加大身体活动时,缺乏精力,极易疲惫。如果营养供应不足,脏器功能失常,可能引起一系列身体反应,例如肠胃功能失调、女性月经周期紊乱等。

3.极易反弹

快速减重可能会出现代谢适应,基础代谢率下降,机体能量消耗减少。也就是说,原本坐着不动就能消耗一部分热量,现在这部分消耗减少了,减重速度会越来越慢。如果这时恢复减重前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极易引起体重反弹,甚至可能超过减重前的体重。

减肥不能只关注体重

我们一直在讨论对于体重的监测,但判断肥胖不能只看体重的变化,还应关注腰围数据。BMI和腰围是从不同角度判定超重和肥胖程度的指标,BMI以体重为主,腰围则以脂肪分布为重点。当男性腰围在85厘米到90厘米之间,女性腰围在80厘米到85厘米之间时,就已经处于向心性肥胖前期;当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时,已经发生向心性肥胖,应及时引起注意。

相关知识

你的体重健康吗?BMI自测指南
昆明送子鸟医院自测你的月经正常吗?
你真的会用体重秤吗?教你调节体重秤确保精准测量!
经期体重会变重吗?变重是否正常?
BMI自测!你胖吗?健康体重速查
你的体重达标了吗?如何判断胖瘦?快来测一测!
【健康警钟】自测你身体质量指数和腰围正常吗?
体重迅速下降还经常口渴
你的体脂百分比正常吗
你的体重是否健康?赶快测一测

网址: 你经常测体重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3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