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古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茶产业的新机遇

古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茶产业的新机遇

01古茶树资源概况

日前,由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与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古茶树资源状况白皮书(2024)》揭示,全国古茶树共计5624.26万株(包含树龄不足百年的野生型茶树),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

◇ 全国古茶树分布与作用

这些古茶树,树龄均在100年及以上,所产茶叶品质上乘,口感香醇,深受市场喜爱。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古茶树不仅贡献于茶叶的高品质生产,还成为地区经济与文化活动的基础。云南等地凭借丰富的古茶树资源,不仅将茶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还通过开展特色旅游和文化活动,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助力茶农增收致富。

◇ 云南古茶树保育成效

此外,云南在古茶树资源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自《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去年3月1日实施以来,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古茶树》也于4月1日开始执行,这极大地推动了古茶树资源保护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政策法规的实施,云南在提升古茶树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取得了积极成就。有害生物防治、树体保护及复壮管理等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古茶树资源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02五指山市的古茶树保护

◇ 野生茶树普查和保护措施

海南省五指山市也在积极行动,对当地的野生茶树资源进行普查。据海南省林业科学院五指山分院消息,目前已发现五指山大叶茶野生茶树3600余棵,其中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超过200棵。这些野生茶树主要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及五指山市各乡镇的林区。由于野生茶树的生长环境复杂且缺乏有效保护,其生存状况面临诸多挑战。为此,五指山市对野生茶树进行系统的普查,并启用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维持资源和生态平衡。

◇ 古茶树的普查进展与挑战

在五指山市水满乡鹦哥景红茶园,五株历史悠久的古茶树近日挂上了市林业局颁发的保护牌,标志着这些珍贵的茶树资源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与保护。尽管面临普查工作深化与保护立法的需求,五指山的野生茶树保护展现出积极的进展。目前,五指山市的野生茶树资源普查行动仍在持续推进中。

03景迈山古树茶的发展

◇ 景迈山茶产业发展现状

6月的景迈山,茶香依旧。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大寨,茶农岩俄怕忙碌地采茶、制茶,同时还要回复微信上的订单。他高兴地翻看着手机上的订单,感慨道:“年初到现在,我已经卖出了近1吨的干毛茶,收入很不错。”

景迈山的古树茶因其品质一直受到市场欢迎,并在成功申遗后进一步提升了知名度。

◇ 茶产业对当地经济的推动

景迈山古树茶一直以稳定的产量和不断上涨的价格受到市场的青睐。随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景迈山古树茶更是名声大噪,茶农们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收益。普洱市的茶产业不仅促成了经济增长,还通过茶产业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当地居民收入。

04普洱市茶产业机遇与策略

◇ 普洱市茶产业的综合发展

普洱市作为茶叶的故乡,茶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2023年,普洱市茶园面积广阔,茶叶产量可观,综合产值高达392.46亿元。茶农人数众多,人均收入近7000元,实现了“靠山吃山”的致富梦想。借助申遗成功带来的发展机遇,普洱市促进茶产业的全面升级,致力于可持续发展。

◇ 品牌建设与现代化产业体系

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林群表示,景迈山申遗成功为普洱茶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普洱市正以申遗为契机,从茶产业基地、生产、融合等多个环节入手,精准施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茶产业提档升级。普洱市着重于通过品牌建设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来提升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05西双版纳州的茶叶创新计划

◇ “1991·一山一韵”古树茶溯源计划

为进一步提升古树茶品质,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西双版纳州近期启动了“1991·一山一韵”古树茶溯源计划,并揭牌了“中国普洱茶第一山——贺开古茶山”。通过数字化和培训的结合,该项目增强茶叶管理与产品质量。

◇ 茶叶开发与营销的新模式

贺开古茶园作为西双版纳州的重要茶叶产区,其古茶林保存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融入贺开古茶园的开发与销售。西双版纳州贺开古茶园引入创新营销模式,开拓市场并支持乡村振兴。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加大野生茶树资源保护与开发力度
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中心发布2024年《中国古茶树资源状况》白皮书
专家为贵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开良方
凤庆古茶树拍卖:探寻珍稀茶树资源的价值与收藏潜力
国际环保组织助力云南古茶树资源保护
潮州出台古茶树保护条例
古茶树:大自然留下的宝贵遗产
我国逐步摸清古茶树资源“家底”
中国逐步摸清古茶树资源状况 总计超5600万株
全国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在长沙顺利召开

网址: 古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茶产业的新机遇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6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