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塑料瓶变身“雾化器”?可起润喉作用,但不等同

塑料瓶变身“雾化器”?可起润喉作用,但不等同

关注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 赵苑旨)“一个塑料瓶,瓶壁上挖个洞,放进吸管,瓶子里放入温水和盐,一款家庭自制简易版‘雾化器’就做好了。”1月17日,一条关于妈妈自制雾化器减轻孩子病症的视频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

浙江嘉兴一位患儿母亲,因孩子生病嗓子干痛,就用上述方法给孩子制作了一个简易版的“雾化器”,视频中,孩子对着瓶口吸入产生的水蒸气,患儿母亲表示,“孩子吸完之后嗓子舒服多了”。评论区内不少网友表示学习到了新方法,另外也有不少网友对此产生了质疑。

图片

用塑料瓶自制“雾化器”是否可行且安全呢?1月17日,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胡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原理上说,自制“雾化器”主要是通过水蒸气起到一个润喉的作用,并不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雾化器。

“现在雾化吸入的药物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化痰作用的,另外一类是舒张支气管平喘的。所以一般痰多、咳不出来或者是气喘、用药效果不好,可以选择雾化吸入治疗。”胡洋介绍,雾化吸入的原理是通过高频振动产生的超声波将液体药物雾化成细小的雾滴,这些雾滴可以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肺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目前,雾化吸入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炎等。这种方法的优点包括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效快、药物利用率高且副作用较小。常用的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等。

“对于真正有雾化需求的患者来说,还是应前往医院进行正规雾化治疗,不适宜采用这种自制‘雾化器’来进行自我治疗。”胡洋提醒,但如果仅是为了润喉,这种自制“雾化器”对身体并无其他损害,但要注意水温不要过高,防止烫伤或塑料瓶化学物质微量渗出。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塑料瓶变身“雾化器”?可起润喉作用,但不等同
创新高颜值口腔健康喷雾器水果口味清新电子口气润喉提神可充电 18.91元
塑料瓶装米装油不安全 长期使用对身体有害
清肺润喉茶简介
别再用塑料饮料瓶装醋了别再用塑料瓶装米面粮油了
说真的,别再用塑料瓶装东西了!
千万别用塑料饮料瓶装醋
天然的“润肺剂”——莲雾
塑料瓶二次使用隐含危害身体健康“杀机”
食品塑料瓶底数字=致癌等级 你读懂几个了?

网址: 塑料瓶变身“雾化器”?可起润喉作用,但不等同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7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