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27岁小伙一天大便3次,确诊肠癌!3种大便异常是身体“警报”

27岁小伙一天大便3次,确诊肠癌!3种大便异常是身体“警报”

凌晨一点,加班独自坐在电脑前的小明,又一次摸着肚子冲进了卫生间。明明吃得不多,这阵子却总觉得排便次数变多了,几乎“雷打不动”地,一天三趟跑厕所。起初他没当回事,只以为是最近外卖吃太多,肠胃有些不舒服。

可没想到,几周后,小明在蹲马桶时突然发现便便里带了点血丝。再加上这一个月体重莫名掉了四五斤,同事还调侃他“减肥有成就”,这才让他产生了警觉。经过家人再三催促,小明来到医院做检查。面对医生皱紧的眉头,他满是疑惑:“我才27岁,又不抽烟喝酒,怎么会查出来肠癌?”一时间,办公室的气氛都变得异常凝重。

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排便次数突然增多,形状变细变稀,莫名便血、肚子不适……总觉得年纪轻轻,这些小“状况”根本不值得在意?可现实却告诉我们:有时候身体发出的“微小警报”,正是严重疾病悄悄逼近的信号!最近的权威数据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病已经越来越年轻化,26-35岁年龄段增长率高达12%,超过90%的早期患者在发病初期都曾有过排便习惯和形状上的持续异常。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因为忽视这些信号而错过了黄金治疗期。

那么,一天大便三次到底正常吗?哪些大便异常提示你需要立刻警觉?如果你或家人正好碰上这三种“粑粑变化”,千万别掉以轻心!接下来,我们一起看清肠癌“警报”的真面目——你熟悉的生活习惯,或许正隐藏着健康隐患。

粑粑异常:你的肠道健康拉响“红色警报”

很多人习惯将排便次数多“归罪”于饮食,尤其是年轻人,只要没有明显腹痛、腹泻、放屁也正常,就自以为没什么大碍。但事实上,一些持续性的排便习惯变化,恰恰体现了肠道的健康状况。权威医学共识认为:成年人每周排便3-21次都可以被视为正常范围,但如果排便次数突然变多或减少,或者大便形状和性质发生异常,并持续两周以上,就应高度警惕肠道疾病,特别是肠癌。

中国2022年国家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肠癌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常见癌症,且呈现出明显年轻化趋势。早期肠癌患者的首发症状,72%是持续性的排便异常,包括排便频率改变、腹泻与便秘交替、排便不尽等。美国哈佛大学以及北京协和医院的大量病例也证实:便血、大便形态细条、颜色变黑或隐隐作痛等,都是“警报”信号。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在确诊前长期忽视了这些“粑粑的小变化”。

令人忧心的是,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存在高风险因素:长期久坐、外卖频繁、缺少运动、作息无规律、饮食高油高盐等。这些都在默默推高肠癌的发生概率。

3种大便异常,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尤其第2种多数人会当作小病拖延处理

大便习惯和性状突然发生以下三种改变时,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

大便次数或习惯持续异常有些人本来排便很规律,突然出现一天多次腹泻,或是几天都拉不出来,或者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持续超过两周。更典型的,是如27岁小明一样感觉“拉不净”“还想再去厕所”,医学称为里急后重。这是由于肠腔内肿物压迫或刺激,导致排便不畅。但被多数人误以为吃坏肚子或压力大所致。

大便带血或颜色异常鲜红色血丝容易让人误解为痔疮,暗红色或黑色大便往往被忽略。官方指南指出,53%的肠癌患者早期出现过便血,但被误认为小毛病拖延治疗。如果便血不止,或大便呈现柏油状、黏液状且有臭味,极可能是肠道出血或溃烂。血色偏暗,意味着出血部位靠近肠腔深处,风险更高。

大便变细、扁条、波浪型或附黏液健康人的大便应呈“香肠状”或“腊肠状”,但若肠腔被占位、肿瘤压迫,无论性别年龄,大便形状会逐渐变细、甚至呈扁条状,还伴随表面黏液附着。北京协和医院肠镜调查的数据显示,大便由粗变细,持续一周以上出现肠腺瘤、息肉、早期癌变的相对风险提升了5倍!多年轻患者就是忽视了这些变化,才延误了时机。

除了大便本身,“隐藏信号”同样不可轻视:如饭后腹痛、短期体重骤降、长期乏力、持续腹胀、反复贫血、月经外出血。尤其是几种症状同时出现时,一定要尽早就医排查

科学自检+科学筛查,让健康大便成为肠道“安全盾牌”

判断排便是否健康,国际临床上通常采用“布里斯托大便分型法”,简单三步可自查:

第3型(腊肠状带细裂痕)、第4型(香肠状表面光滑)为健康理想状态;第1-2型为颗粒状或过于坚硬,多提示便秘;第5-7型为稀状或水状,常见于腹泻等肠道功能紊乱;正常大便多为浅棕或深棕色,白色、黑色或鲜红色都是“预警信号”。

即使排便次数比以往稍多或稍少,只要肚子无胀痛、身体舒适、排便通畅正常,偶尔波动不必惊慌。但一旦出现日益加重的异常,建议及时就医,特别是持续两周以上不能用饮食改变或普通腹泻解释的情形。

对于普通成年人,每年体检建议加做一次粪便隐血检查40岁以上及肠癌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长期高脂饮食、肥胖、吸烟饮酒等)每3-5年定期做肠镜。对有大便持续异常、血便、腹痛腹胀、体重骤降等症状的患者,应立即前往正规三甲医院消化科就诊。目前,肠镜仍是最权威、最直接的肠癌筛查方式,大多数早发现早治疗的患者能通过微创手术获得极高恢复率。

捍卫肠道健康,这几点改变你一定能做到

饮食调整:多吃富含纤维的蔬果全谷类,忌高油炸、高腌制及烧烤食品。

生活作息: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减少久坐,增加运动量(每日步行6000步或快走30分钟即可见效)。

检测:养成观察粑粑的习惯,若发现形态、颜色等细节异常,勿抱侥幸心理。

定期检查:粪便隐血、肠镜检查是高危人群的“防线”,千万别逃避。

积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远离肥胖困扰。

健康从不过分依赖“感觉”,更需倾听身体细微的变化。肠癌并非遥不可及的“老年病”,而是正悄悄向年轻一族袭来。粑粑的异常,是你的健康在“自救”,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别让身体的警报被忽视在日常琐碎里。

相关知识

27岁小伙一天大便3次,确诊肠癌!3种大便异常是身体“警报”
28岁确诊肠癌,5种大便异常是身体“警报”
一天3次和三天1次大便,哪个是肠癌?这5个异常才是它的早期信号
大便习惯发生异常小心肠癌
42岁男子确诊直肠癌,泣不成声坦言:大便早出现异常,我没当回事
腹块、贫血、大便性状改变需警惕大肠癌 养成定期排便习惯可预防大肠癌
一天3次和三天1次大便,哪个更健康?出现5种异常,请及时就医
一天拉大便几次正常呢
肠癌一天大便几次体重没有消瘦是不是肠癌
大便出现这3种异常,当心疾病预警,如何缓解?

网址: 27岁小伙一天大便3次,确诊肠癌!3种大便异常是身体“警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9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