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仪征妇幼)
概况:
孕妇临产前的入院宣教和母乳喂养指导已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和全社会的认同,但往往忽略了产后健康教育问题,影响产妇产后体能恢复。
恶露的观察
每日应观察恶露量、颜色及气味。凡是超出正常量,成色、气味改变,以及时间的延长,均视为异常。
首先是量的异常。刚刚分娩后,如果出血量增多,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产道裂伤、胎盘残留及有凝血功能异常造成,即称为“产后出血”。这往往在医院发生,能得到医务人员的及时处理而化险为夷。还有一种在分娩后2~3周以后出血量增多,甚至发生大出血,这需要产妇特别注意,往往在出院后红色恶露一直未净,然后突然出血量增多,可能为胎盘附着部位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胎膜或蜕膜残留、子宫切口感染。
其次,恶露量或多或少,色紫黯如败酱色或洗肉色,有恶臭气味,同时可伴有发热、腹痛、子宫压痛,为产褥期感染。如仅恶露时间延长,超过正常时间,量少,不伴有量的 增多和色的改变,也无气味,也属于异常。可能为子宫复旧不良、产妇体质差气虚、内分泌失调,也应警惕。另外,还有其他少见的原因造成的,如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甚至宫颈癌。
顺产和剖宫产的护理区别
1.剖宫产由于产妇经过手术创伤,身体虚弱,并且子宫上有
创面,故其红色恶露时间相对要长一些,产后出血量也较
顺产多。
2.另外,在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时,考虑的原因侧重有所不同,
顺产:首先考虑子宫复旧不良,胎盘附着处血块脱落出血, 再次就是胎盘胎膜的残留.
剖宫产:则首先要考虑子言切口感染发生的出血。
活动与休息
1.产妇因分晚时用力而疲意思睡,故产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之后在室内活动。
2.早期活动可促进恶露畅流.有利子宫复旧和大小便畅通,并可以防止盆腔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可做健身体操,包括抬腿运动、仰卧起坐运动、以增强腹直肌张力,缩肛运动以锻炼盆地肌肉。
4.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不能进行体力劳动。
5.产妇应有一个冷暖适宜、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经常通风换气,是空气新鲜,但应避免之吹风注意保暖防受凉。
6.睡眠要充足,每天8-10小时睡眠,仰卧起坐运动以增强腹直肌张力,一周后可从事少量家务活动。避免蹲或站太久,防止子宫脱垂。
个人卫生指导
部分产妇以遵循传统“坐月子”的习惯,为了“避风"门窗紧闭,穿着厚厚的衣服,戴着帽子,只见面部露在外面,不但冬天是这样,夏天也如此。在“坐月子”内 不梳头、不洗头、不洗澡、不漱口、不刷牙等。
针对这些情况,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产后修养环境及个人卫生对产后康复的重要性。
产妇出汗多,应经常用热水沐浴,但禁止盆浴避免上行感染。
因梳头可去除头皮屑和灰尘,促进头皮血液循环,使头发清洁,有光泽,坚持每天梳头。
选用软牙刷温水刷牙,保持口腔清洁,预防龋齿及牙周淡。清除口臭,增加食欲,预防口腔感染,防止并发症。
保持会阴清洁干燥,经常更换会阴垫,便后用温水冲洗,会阴有伤口者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每日2次,每次哺乳前应清洁双手及乳头。
饮食指导
产妇的饮食应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矿物质及纤维素,少食多餐,多食汤类可促进乳汁分泌。因为母体分晚时消耗各种营养素,产后大量出汗、恶露, 也要损失部分营养,所以,产后对于产妇和新生儿都非常重要。恰当的饮食调养可尽快补充足够的营养素,可补益受损的体质,防治产后病症,帮助产妇早日恢复健康,维持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产后的第一餐饮食应首选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如糖水煮荷包蛋、冲蛋花汤、藕粉等。等到第二天就可以吃一些软食或普通饭菜了。
产后5-7天应以米粥、软饭、烂面、蛋汤等为主食,不要吃过多油腻之物,如鸡、猪蹄等。
产后7天以后胃纳正常,可以进步鱼、肉、蛋、鸡等,但不可过饱。
在产后1个月内,宜一日多餐,每日餐次以5-6次为宜。
禁食
1、过于寒凉、辛辣的食物;
2、营养过于丰富的大补食物,比如人参,鹿茸等;
3、刺激性较大的食物;
4、过硬、难以消化的食物,加重新妈产后负担。
蔬菜·辣椒、南瓜
水果:乌梅、莲子、柿子
大补:人参、鹿茸、燕窝、枸杞、阿胶、鳖甲
宜吃
1、含铁丰富的食物,促进体内铁的吸收;
2、含有丰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维生素B12、叶酸的食物:
3、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帮助产后妈妈增强营养。
肉类:鸡肉、猪肉、牛肉、猪肝、虾
蔬菜:海带、紫菜、黄豆、菠菜、芹菜、油菜
水果: 番茄、杏、枣、橘子
心理保健指导
由于产后激素分泌的剧烈变化,分晚的疲劳和痛苦,感情脆弱,依赖性增强,产后 对孩子的担心,生活环境的改变,家庭关系的变化等因素,使一些产妇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严重者可发展为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晚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因此指导产妇注重休息和营养,尽快恢复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鼓励家人随时关心和理解产妇的心理特点和变化,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防止不正常的心理因素发生。
帮助产妇顺利完成母亲角色的转变
理想中的母亲角色与现实中的母亲角色往往会发生冲突,有的产妇会因胎儿晚出的生理性排空而感到心理上的空虚,可能因为婴儿的外貌及性别不能与理想中的孩子相吻合而感到失望,也因现实母亲的太多责任而感到恐惧,还可因为丈夫注意力转移至新生儿而感到失落。因此,为了使产妇早日进入母亲角色,指导产妇对新生儿的喂养及日常护理,鼓励产妇亲自护理新生儿,给婴儿换尿布等,对产妇的一些母亲角色行为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赞扬,对该新生儿给予恰当的赞美,这些都会有效改善产妇的情绪与兴趣,激发产妇积极的心理反应,使产妇顺利完成角色的转变。
性生活指导
顺产禁性生活42天,剖宫产者禁性生活2个月。
排卵可在月经复潮前先恢复,应采取避孕措施。
正常分晚者产后3个月可放宫内节育环,剖宫产者一般产后6个月时放环。放环前应指导产妇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
母乳喂养指导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理想和最适宜的天然食品,既经济、卫生、方便、温度适宜,又宜消化吸收,母乳中含有免疫抗体,保护婴儿预防感染,婴儿吸吮乳头可刺激宫缩,有宜于产妇子宫复旧,母婴皮肤接触可促进母子感情。指导产妇按需哺乳,采取舒适的体位,坐位或卧位进行哺乳,先喂空侧乳房再喂另一侧,婴儿吸吮时要把大部分乳晕含入口中,防止乳头较裂。
若乳房未排空,用湿毛巾热敷乳房,柔和地按摩乳房,并用手挤出乳汁,预防乳房肿胀及乳汁淤积。
产后健康检查
分娩后6周应告知产妇回院进行产后检查,以了解产妇全身及生殖器官恢复情况、乳房及乳汁分泌情况。对婴儿进行全身检查,了解喂养及发育状况,进行保健咨询。
臀部体形恢复
产后女性的臀部松垮无弹性,其中,臀部体形恢复是产后恢复的注要项目之一。
导致产后臀部松弛、下垂的主要原因是产后骨盆恢复不良、肌肉弹性减弱、脂肪堆积所 致,产后臀部恢复主要有以下方式:
>功能锻炼
产后及时增加活动,适度锻炼,有利于血液循环,可增强臀部肌肉弹性,促进骨盆恢复,对于改善臀部松胯,防止体形变化有一定帮助。
>及时使用骨盆矫正带
女性怀孕时荷尔蒙的作用使骨盆扩张,分娩时,骨盆耻骨联合被撑开,扩张和被撑开的骨盆得不到及时恢复,不仅会出现胯部增宽、臀部松弛、屁股增大等形体变化情况,还会导致O型腿、腰痛、耻骨痛等诸多问题,选用一款专业优质的骨盆矫正带,对于松弛的骨盆和臀部的恢复极有帮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