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分为消化吸收、分解供能、储存调节三个阶段。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口腔、小肠分解为单糖(如葡萄糖),吸收入血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至全身细胞,用于供能或转化为糖原、脂肪储存。代谢过程受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调控,确保血糖稳定。
口腔初步分解1.唾液中的α-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和糊精。此阶段作用有限,因食物停留时间短。
小肠彻底消化2.胰液中的胰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三糖;小肠上皮细胞分泌的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进一步将双糖分解为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单糖吸收3.葡萄糖、半乳糖通过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1)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细胞;果糖通过GLUT5载体被动扩散。随后单糖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
血液运输与肝脏处理1.单糖经血液运至全身,其中葡萄糖为主要形式。肝脏将部分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储存,或转化为脂肪;剩余葡萄糖通过GLUT4转运蛋白进入肌肉、脂肪等细胞。
细胞内分解供能2.糖酵解:细胞质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生成少量ATP。 有氧代谢: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生成大量ATP。 无氧代谢(如剧烈运动时):丙酮酸转化为乳酸,快速供能但效率低。糖原合成1.多余葡萄糖在肝脏、肌肉中合成糖原(肝糖原约100g,肌糖原约400g)。胰岛素
促进该过程。
脂肪转化2.长期过量摄入时,葡萄糖经乙酰辅酶A转化为脂肪酸,储存于脂肪组织。
激素调控3.胰岛素(进食后分泌):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抑制糖异生。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饥饿或应激时分泌):促进糖原分解、糖异生,维持血糖稳定。低血糖
1.
血糖低于3.9mmol/L时,胰高血糖素通过分解肝糖原或糖异生(乳酸、甘油、氨基酸转化)恢复血糖
。
糖尿病2.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导致血糖持续升高,长期引发血管、神经损伤。
膳食建议3.优先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薯类),避免精制糖过量摄入,以维持代谢平衡。
碳水化合物代谢是人体能量供给的核心路径,其效率与健康饮食、激素调节密切相关。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结合运动,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和整体代谢健康。
相关知识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及消化、吸收与代谢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助于新陈代谢
合理的碳水化合物饮食结构对代谢健康的影响
碳水化合物对人体的作用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代谢调控(经典要点.ppt
一种蛋白可促进碳水化合物和脂质代谢
人体碳水化合物需求的调节.pptx
肥胖者体内的益生元与复合碳水化合物
人体必须的碳水化合物,都有哪些?
Nat Metab:合理的碳水化合物饮食结构对代谢健康的影响
网址: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12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