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糖饮料越来越受欢迎,走进超市、便利店,摆在显眼位置的“0糖”“无糖”标签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许多人选择它,是因为觉得“无糖”就是“更健康”,还能帮忙减肥、控血糖,给身体带来好处。但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聊聊无糖饮料背后的真相。
无糖饮料为什么这么火?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达到了117.8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7倍,预计到2025年会翻倍到227亿元,发展势头相当强劲。很多品牌纷纷布局无糖饮料市场,甚至把它们摆在货架最显眼的位置,全力拉动销售。
那么,消费者为什么喜欢它呢?大多数人认为无糖饮料“零糖”“零热量”,喝起来能满足对甜味的欲望,却不用担心摄入过多糖分导致肥胖或者血糖升高。特别是减肥人士和糖尿病患者,更喜欢它。
无糖≠“完全零糖”
无糖饮料真的更健康吗?
其实,国家标准允许饮料中每100毫升含糖不超过0.5克,就能标注“0糖”。换句话说,无糖饮料并非完全没有糖分,而是用人工甜味剂替代了白砂糖等添加糖。甜味剂是一种低热量或零热量的甜味来源,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通常不会对健康有急性危害。
但问题是,科学研究对甜味剂的健康影响还存在争议。有些国外研究指出,长期大量摄入甜味剂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甚至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等副作用。
更重要的是,依赖无糖饮料来减肥或控制血糖效果有限,反而可能“画蛇添足”。研究发现,甜味剂的甜味可能欺骗大脑,让身体误以为摄入了真糖,胰岛素分泌随之增加,血糖反而下降,这会引起饥饿感增强,导致摄入更多食物,影响新陈代谢平衡。
有研究甚至发现,长期大量饮用含甜味剂的无糖饮料,与喝含糖饮料在导致糖尿病风险上并无本质差别,甚至可能风险更高。
别盲目迷信“0糖”
喝“0糖”饮料不能完全避免糖分摄入,也不能靠它减肥或预防糖尿病。真正健康的饮食是控制整体主食和总热量摄入,而不是依赖所谓“无糖”饮料来代替。
另外,现在市面上没有真正绝对“无糖食品”,消费者在选购时,要学会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不要被“无糖”等标签蒙蔽了双眼。
无糖饮料不过是替糖饮料的另一种选择,健康有条件
无糖饮料中的“无糖”其实是用甜味剂替代了添加糖,能量和糖分减少了,但并非完全无糖;
甜味剂在合理范围内使用一般安全,但长期大量饮用仍需谨慎,可能带来代谢和健康隐患;
无糖饮料不等于减肥神器,也不能替代健康饮食习惯及控制总热量摄入;
选择饮料时,更重要的是关注整体饮食结构,避免过多摄入甜味食品,无论是否标注无糖。
所以,如果你喜欢无糖饮料的口感,适量饮用是可以的,但不要把“无糖”看作健康的万能符号。我们更应该从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入手,才能真正守护健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