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央媒揭AI造谣利益链:有MCN机构每天发数千条谣言,收入万元以上

央媒揭AI造谣利益链:有MCN机构每天发数千条谣言,收入万元以上

不久前,某公众号运营者钟某为蹭“海啸预警”热点,利用AI生成“30万居民撤离上海”“数十万上海市民正排队登车”等耸人听闻的言论。这条假消息被大量阅读、转发,引发恐慌情绪。其后,钟某被警方拘留。

AI的广泛应用,为虚假信息的批量生产和病毒式传播提供了“温床”,给社会治理带来挑战。

9月15日,《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中央网信办负责人表示,要强化规范引导,不断完善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促进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利用AI造谣日渐频繁

今年3月,福建厦门公安机关发现,网上有信息称:“2025年3月3日,厦门市某化工厂发生一起严重的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这是发布者许某通过网上AI助手软件生成的虚假文章。公安机关对许某予以行政处罚。

人工智能时代,利用AI造谣日渐频繁。公安部曾发布多起典型案例。如,湖南公安机关查处编造“民警离职潮”谣言案,江西公安机关查处MCN机构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造谣案,重庆公安机关查处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编造“爆炸事故”谣言案,广东公安机关查处编造“广州限制外卖配送”谣言案。相关人员均被绳之以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2024年发布的《揭秘AI谣言:传播路径与治理策略全解析》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以来,伴随AIGC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造谣者不当利用AI工具,使得AI谣言量高速增长。

报告指出,在各类AI谣言信息量占比中,经济与企业类谣言和公共安全类谣言占比最多、增速最快,其中餐饮外卖、快递配送等民生行业成为谣言重灾区。

记者调查发现,人工智能技术让网络谣言内容更为逼真,常配有伪造的图片、视频甚至所谓“官方回应”,极具迷惑性。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数字经济与全球战略研究所所长曹钟雄等业内人士认为,AI不仅能高效生成虚假信息,而且可以通过过滤、推荐机制,将虚假信息聚合形成“证据链”,给普通用户乃至专业人士造成误导。

流量变现驱动商业化黑产

不久前,某著名食品公司向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报案称,多个网络平台上集中出现大量虚假、带有诱导性的负面文章,恶意攻击公司品牌及产品品质。公安机关立案调查,民警在多个平台发现关于该品牌“二氧化硫残留”“霉变”等内容的文章200余篇,且内容高度雷同。

经公安机关核实,上述内容均为虚假信息。信息发布者陈某被行政拘留。陈某交代,今年8月,他在网上看到该公司相关信息后,想到知名企业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容易引发公众关注。为博取流量,他使用AI工具编造内容,生成多篇虚假负面文章,在多个平台集中发布。

业内专家指出,传统谣言生产依赖造谣者人工操作。如今,造谣者使用AI工具,只要输入特定关键词或指令,便可快速生成内容逼真、欺骗性强的谣言,从而实现谣言的大规模、高效率生产。

去年3月,江西公安机关查处一起MCN机构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造谣案。经查,王某某经营有5家MCN机构,共运营自媒体账号842个,长期组织公司人员选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央媒揭AI造谣利益链:有MCN机构每天发数千条谣言,收入万元以上
网红造谣的幕后生意:以AI造假起号引流,涨粉后再转型转卖
健康类谣言“三治驱动”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创新实践
“健康谣言”为何难禁?
揭秘!MCN机构流水线如何打造“网红医生”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29日)
“史上最严车检来了”?谣言
辟谣“传真机”丨11月谣言盘点出炉,当心误入“云养经济”新骗局!
斩断AI造假起号利益链刻不容缓
《2019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揭秘三大谣言高发领域

网址: 央媒揭AI造谣利益链:有MCN机构每天发数千条谣言,收入万元以上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1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