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江西省“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建言选登(二)

江西省“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建言选登(二)

为高质量编制好我省“十五五”规划,切实践行“开门编规划”理念,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社会参与度,自4月12日起,我委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开展省“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目前,共收到建言10764条,涉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改革创新、扩大有效需求、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全面绿色转型、建设文化强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和安全等方面,其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全面绿色转型是公众最为关注的三个领域。精选部分建言如下:

1.常州工学院饶丰:推动江西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

通过“赛事引智+鲶鱼激活+揭榜攻坚”三轨并进,构建“创新资源集聚-教育能级提升-产业技术突破”的正向循环。建议:一是设立“中国大学生创新大赛(江西)专项赛”,构建智力招商生态高地。聚焦江西特色产业,设置“稀土材料深加工”“低碳能源技术”等赛道,要求参赛项目结合江铜集团等本土企业实际需求设计解决方案。联合长三角、粤港澳高校联盟定向招募团队,参考常州“华罗庚杯”低空经济专题赛模式,增设“鄱阳湖生态修复技术”“VR+文旅融合”等特色赛道,吸引前沿技术团队参赛。二是推行“高校鲶鱼计划”,激活教育创新动能。高校合作办学,借鉴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模式,推动南昌大学与国内外名牌大学共建“赣粤数字制造学院”,定向培养智能制造、新材料领域高端人才。科研机构引入,争取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西校区落地,聚焦稀土、锂电领域设立研究院,参照上海特斯拉技术溢出模式。三是建立“产业链揭榜挂帅机制”,定向突破技术瓶颈。每季度发布《江西产业链卡点清单》,例如新能源汽车领域“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技术”等,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开放“揭榜”。争取科技部将江西纳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华为、商汤在南昌设立区域性AI算力中心。联合湖南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武汉光谷高校联盟组建“中部产学研共同体”,共享重点实验室设备与数据资源。

2.华东交通大学张溪格:大力提振消费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引擎”,对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议:我省要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持续释放居民消费潜能,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更多依靠提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实施推动居民增收、减负行动,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现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建立实施生育补贴制度,为符合条件的生育家庭发放生育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放结婚消费券、托育券,开展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二是拓展服务消费、发展新型消费。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扩大健康、养老、助残、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满足中高收入群体多层次差异化的服务消费需求。拓展数字消费空间,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积极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新型消费业态,打造国漫影视、数字内容、二次元等青年消费热点,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三是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加力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支持换购合格安全的电动自行车,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研究扩大补贴范围,简化补贴申领和支付程序。丰富适合以旧换新销售场景的消费金融产品供给,优化贷款首付比例、贷款期限、信贷额度等条件。

3.江西工贸学院刘萍: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议:我省要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一是坚持培养和就业相衔接,大力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支持职业院校主动加强与企业在教学教师、专业课程、研发实操等领域的全面合作,企业更加主动地参与订单式培养,鼓励校企组建紧密型职教集团,努力构建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新局面。二是坚持教学与产业相融合,大力推行项目化实训教学。项目化实训教学是提升人才职业素养,有效融入企业生产模式的有效途径。支持校企深度共建产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让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驻校开展教学工作、学生深度参与企业生产实操成为基本要求,着力打造更多兼具育人和生产的校企合作平台。三是坚持科研与生产相促进,大力推行协同化技术研究。职业院校拥有很多生产性设备,适合技术开发、工艺优化类科研项目。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鼓励支持校设立协同创新中心、研发中心,联合开展工艺技术研究。

4.图图:加强农村数字化建设

建议:一是全域网络覆盖升级。依托江西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99%、千兆光网全覆盖的基础优势,在偏远山区部署轻量化基站和卫星通信设备,构建“5G+卫星+边缘计算”混合网络,重点保障农业生产区、物流节点和乡村旅游景区的网络稳定性。二是冷链物流数字化攻坚。针对江西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偏低的现状,依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南昌、上饶)和50条冷链运输干支线规划,建设“冷链物流大脑”平台,整合冷库、车辆、订单等数据,实现智能调度与全程温控。三是智慧农业精准赋能。升级智慧农业“123+N”平台,打通土壤墒情、气象预警、病虫害监测等数据,为农户提供“种植方案-农资采购-市场行情”全链条服务。在水稻、茶叶等优势产业推广“区块链 + 合格证”溯源体系。四是农村电商生态构建。推广乐安县“电商+深加工”模式,依托拼多多、抖音等平台培育“赣鄱正品”区域品牌,建设县级直播电商基地和农产品供应链中心。在北山村“村播”经验基础上,开展“百村千播” 培训计划,未来可拓展至跨境电商。五是乡村文旅数字升级。开发“江西乡村游”小程序,整合民宿预订、非遗体验、农事活动等信息,通过VR全景、短视频直播提升吸引力。在婺源篁岭等景区试点“数字孪生”导览系统,实现游客流量智能调控和个性化路线推荐。六是专业人才定向输送。推动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开设“数字农业”“农村电商”专业,与拼多多、京东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施“数字专员”下乡计划,为每个行政村配备技术顾问,提供常态化技术指导。

5.苗云辉:推动江西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在文化强省建设的赛道上,江西手握千年陶瓷文明、红色摇篮等“文化王牌”,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传播困境。究其根源,文化人才队伍的结构性失衡已成为制约江西文化破圈发展的关键瓶颈。建议:一是构建“多维立体”的人才引育体系。在顶层,设立“赣鄱文化大师工作室”,以项目制形式柔性引进国际知名文化创意人才。在中间层,联合省内高校开设“文化+科技”等交叉学科,培养既懂文化内涵又掌握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基层,实施“文化星火计划”,通过定向委培、校地合作等方式,为乡村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培养“多面手”人才。二是创新“柔性流动”的用人机制。打破体制壁垒,建立“候鸟型”人才流动机制。借鉴浙江“周末工程师”模式,鼓励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利用周末时间,为企业提供设计指导。在南昌建立“文化人才飞地”,让北京、上海的创意人才在不迁户口、不转关系的前提下,参与江西文化项目开发。三是培育“创意裂变”的生态土壤。打造“文化创意雨林”生态系统,在南昌红谷滩、景德镇陶溪川等地建设文化创意综合体,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建设“赣鄱文化数字孪生平台”,将全省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吸引数字创意人才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文化价值的裂变式增长。四是完善“价值实现”的激励机制。设立“赣鄱文化创新奖”,对在文化传播、产品开发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在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等方面,向基层文化工作者倾斜,让默默奉献者得到应有的尊重。

6.胡紫琦:微综艺带动江西旅游项目发展

近年来,短视频行业经历了爆炸式增长,已经成为全球数字内容消费的主流形式之一,全球短视频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美元,中国短视频用户超10亿,全球TikTok月活跃用户突破15亿,如何利用短视频发展当地旅游产业的路径值得思考。建议:推出一档微综艺名为“偶像带我游江西”,节目设置一两位固定主持人,每期请一位明星偶像嘉宾一起做导游,请一位当地居民做地陪,设置大众平台抽选若干个游客参与录制,节目内容可以包括游戏体验、游客生活经历趣事分享、美食打卡和景点打卡等,节目深入江西各市县进行沉浸式打卡游,带动游客走进江西。

7.兔兔: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重点包含整体安全、用电安全、充电系统、消防安全检查以及配套。制定《江西省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明确新建住宅小区独立充电区需配置防爆墙、定向喷淋系统及独立排烟系统,老旧小区安装私人充电桩须经消防部门专业评估。针对动力电池热失控特性,强制要求充电设施配备耐高温阻燃材料及温控监测系统,实现“充电即防护”。一是农村地区差异化标准。结合江西多雨、多山的地理特点,在《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技术导则》中增设防雷接地、防潮防腐等专项条款。例如,要求山区充电桩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沿海地区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 IP65,同时推广“光伏+储能+充电”一体化设计,降低极端天气下的用电风险。二是实施强制性认证制度。将充电桩整机及充电枪、线缆等关键部件纳入3C认证范围,建立“生产企业白名单”。依托江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对全省充电桩生产企业开展季度抽检,重点检测电气安全、电磁兼容等指标,对不合格产品实施召回并公示。三是建立全链条溯源体系。推广区块链技术,对充电桩从生产到报废的全流程进行数据存证。例如,在南昌小蓝经开区试点“赣鄱充电设备溯源平台”,实现设备型号、生产批次、安装位置等信息实时可查,对违规改装行为实施精准追溯。

8.彭兆柱:整合资源、打通农村物流堵点

近年来,快递行业蓬勃发展,然而对于农村来说,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建议:江西与时俱进、全盘统筹,创新实施“交邮快供”融合模式,通过整合交通、邮政、快递、供销资源,系统性破解农村物流堵点,切实打通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全面布局基础设施分级覆盖。县级层面,新建农村物流集中配送中心,作为全县物流集散枢纽。镇级层面,改造多个公交首末站坐位寄递共配中心,做为片区快件分拨中转。村级层面,布局多个融合网点,网点的地址可选择商超、合作社、供销点,完成“最后100米”便民服务。二是‌实施运输模式双轨并行。采用“公交+邮政”的双轨并行机制,开通多条融合线路,公交车设包裹专区代运邮快件。未覆盖区域由邮政统一分拣民营快递,进村时间预计可压缩0.5天。三是网点功能多元叠加。‌建议各县规范标识,并在村级网点叠加生活缴费、金融服务、农产品代销等功能,满足人民需求的同时,不断提高网点创收能力。

相关知识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陕西省医药协会顺利召开陕西省医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交流座谈会
中国非处方药行业“十四五”  发展规划的建议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政策信息 关于印发《江西省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7
健康登山活动策划书(精选11篇)
国家卫健委将征集“十五五”卫生健康科技创新规划建议
徒步登山活动策划范文精选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
大健康医药“十五五”规划解读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网址: 江西省“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建言选登(二)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1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