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不只是病人的事。
很多人以为,得癌的是一个人,受苦的也是一个人。但真正接触过才知道,癌症像个无底洞,不只吞噬病人的健康,也在慢慢“吞”掉照顾者的身体、心理和生活质量。
你可能从没想过——长期陪伴癌症病人生活的家人,自己竟然也会“被拖垮”。一项研究显示,癌症患者的亲属在五年内罹患慢性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三成。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为什么会这样?背后的原理,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拆解这个被忽视的“亲属健康危机”。
说白了,癌症不是一个人的战争,而是一个家庭的慢性拉锯战。
在中国,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在确诊后,选择回家治疗或康复。医院只是短暂停留,真正抗癌的主战场,是家里。这时,身边那位“默默照顾”的亲人,便成了全职护理员、情绪垃圾桶、生活管理员。
他们白天要工作,晚上要守夜;白天要笑着安慰病人,晚上却独自偷偷落泪。
看似坚强,实则身心早已超负荷。
这类照护角色,有个医学上的名字:“非正式照护者”。研究发现,他们的心理压力水平,几乎等同或高于患者本身。特别是患病时间超过6个月,照顾者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的比例高达60%以上。
你以为是“挺一挺就过去了”,但身体不会骗人。
照顾癌症患者的亲人,最常见的健康变化是免疫力下降。长期精神紧绷会刺激体内皮质醇激素升高,这种压力激素会抑制免疫系统,导致感冒频繁、病毒感染不断、伤口愈合变慢。
免疫系统就像身体的“防火墙”。一旦它疲惫不堪,日常的小病就会变得缠人,甚至可能诱发更严重的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
更严重的是,照护者的心血管系统也在悄悄受损。
研究发现,照顾癌症配偶超过12个月的人,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提高了两倍。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确确实实被统计出来的数据。
原因很简单:情绪长期压抑,作息紊乱,饮食不规律,再加上缺乏运动,心血管系统几乎处于“高压运行”状态。血压飙升、血脂紊乱、心律不齐……都在慢慢积累,等到出问题时,往往已经来不及。
不仅身体吃不消,心理层面的问题也更隐秘、更危险。
很多照顾者患上了“次级创伤症候群”——一种类似于“共情性创伤”的心理疾病。他们在长期的照护中,不仅目睹病人的痛苦,还把这些痛苦“内化”成了自己的痛。
他们不敢哭,不敢倒下,不敢说“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能比病人更脆弱。
但这样的情绪压抑,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抑郁症或焦虑障碍。英国一项研究显示,癌症患者的近亲照护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在照顾期间需要寻求心理咨询或干预。
我们身边常常能见到这样的例子:
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中年人,为了照顾生病的父母或配偶,短短一年内体重骤减、失眠严重、血压升高,甚至出现记忆力下降和情绪失控。这些变化并非“情绪化”,而是实打实的医学问题。
很多人还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照顾者的营养状况严重不足。
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家人的饮食往往被压缩成方便、快速、对付一口就行的状态。长期吃泡面、外卖、剩饭冷菜,营养摄入严重失衡。再加上情绪低落,食欲下降,胃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成了常态。
有研究指出,长期照顾重病亲属的家庭成员中,有超过40%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问题。这不仅导致体重减轻、抵抗力下降,还可能引发贫血、骨质疏松、肌肉流失等问题。
你可能没注意到:照顾者的睡眠问题,几乎普遍存在。
夜里要帮病人翻身、排尿、止痛、安抚情绪,睡眠极不规律。有的人一连几个月,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睡眠被切成碎片。
长期睡眠剥夺,会让大脑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情绪暴躁、免疫力低下……甚至可能诱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发现,照顾老年癌症患者的亲属,其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高出1.5倍。
很多照顾者还会在无形中形成一种“身份困境”。
他们不再是自己,而是“病人的家属”、“照顾者”、“责任人”——这种角色身份的长期固化,会让人失去自我感,进而出现孤独、失落、无意义感。
这不是精神层面的“脆弱”,而是人类心理机制的自然反应。
更有甚者,照顾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也在不断萎缩。
原来的朋友、同事逐渐疏远,生活圈子越来越小。每天的生活被病情填满,自己却越来越像“隐形人”。孤独、焦虑、愤怒、对未来的无助感,开始一层一层地包围他们。
很多人直到自己倒下的那一刻才意识到:这场病,其实自己也在“患”。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照顾者不被痛苦吞噬?当然有。关键在于“自救意识”和“系统支持”。
首先,照顾者不能忽视自己的健康。这不是自私,而是一种战略性自保。定期体检、保证营养、维持基础运动量,每天哪怕走一走、伸展一下,也比“完全牺牲”来得长远。
其次,情绪疏导非常必要。可以尝试写日记、倾诉、加入照护者互助群体,甚至接受专业心理咨询。情绪是能量,不排出就会内耗。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要学会“拒绝完美照顾”。不要试图每件事都做到最好,那只会让你更快崩溃。适当放手、寻求外援,比如请护工、亲戚轮班照顾,都是对自己负责的方式。
还有一点很重要,照顾者需要“角色转换时间”。每天哪怕半小时,做点跟病人无关的事,看书、听音乐、浇花、散步,都能帮你找回“自己是谁”。
最后,社会和家庭层面的支持也不能缺位。家庭成员要共同承担,而不是让一个人“全扛”;社区可提供喘息服务、心理热线、健康讲座等资源,帮助照顾者“补氧”。
癌症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也不该是一个人的负担。
如果你正在照顾一位癌症亲人,请记住:你不是机器,你也会累。你照顾的是他们的身体,也要照顾好你自己的命。
别等到自己也病倒了,才知道这场战役,需要双向奔赴。
参考文献:
1. 刘丽华, 孙晓萌. 长期照顾癌症患者的家属心理与身体负担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2, 36(5): 384-389.
2. 王燕, 张伟. 癌症患者家庭照护者健康状况及支持需求分析. 中华护理杂志, 2021, 56(2): 123-127.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癌症患者 在中晚期后 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变瘦?
贾静雯的3位家人患癌,弟媳癌症恶化,感谢妈妈的细心照顾
身体发生这些变化,可能是癌症发出的信号!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了
癌症患者为什么会变瘦
长期没有性生活的人,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长期不吃肉,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吃肉会“三高”、致癌?
男人身体健康怎么照顾
癌症患者会不会变瘦
癌症恶化速度较快的人,身体会有4个变化,一个不中或可长期生存
为什么癌症患者会营养不良?
网址: 长期照顾癌症患者的家人,身体会发生什么?这个变化很多人没想到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16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