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突破健康管理的“数字之网”

突破健康管理的“数字之网”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迭代演进,智能穿戴设备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健康管理方式,使健康监测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从老年人的慢性病管理到年轻人的健身计划,不少人的身体日益被体脂秤、运动手环和健康APP编织进一套精密的“数字之网”。这种自我量化的生活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健康管理的科学理念,但当人的生物特征被转化为可计算的数据,每个人的身体都成了数字规训的对象。

在数字化之前,日常的健康评估主要依赖主观感受和家庭经验等定性的判断方式。而智能穿戴设备普及之后,心率、睡眠、体脂等生理指标变得高度可视化且私人化。健康状态的可测量性、可追踪性以及可预测性因此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尽管数据监测有利于增强个体对身体和疾病的控制,但就实际效果而言,数据波动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真实的健康状况仍然存有疑虑。最终结果反而可能背离健康管理的初衷,造成不必要的健康焦虑。

在此基础上,健康数据的社交分享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个体的焦虑心理。相关调查显示,“爱秀”是体育人群的一大特点。近六成受访者会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运动照片或者运动成绩。其中,跑步APP的路线图、社交APP的步数排行榜已经成为一种流行风尚。同伴激励固然可以增强健康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但对评分、点赞、排名的过分关注,却使健康管理逐渐偏离“身体健康”这一本质目标。部分用户为了追求亮眼的数据表现,甚至不惜以运动损伤作为代价。

不同年龄群体对健康数据的诉求存在显著的差异。相关研究显示,在全民健身热潮中,青年人主要借助运动APP构建积极向上的个人形象,通过展示“坚持”和“自律”的人格特征来强化社会认同;而中老年人则倾向于利用数字工具证明自身的健康管理能力,以此彰显作为“负责任”家庭成员的担当,同时展现其减轻社会照护成本的积极意愿。青年群体出于维护社交形象的需要,更容易陷入“表现焦虑”,最终导致过度训练问题。相比之下,中老年群体表现出更为典型的“自证焦虑”。他们试图通过健康数据来缓解年龄压力,但某些行为可能会超出身体的承受能力,反而引发新的健康风险。

相关知识

数字康养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在老年健康管理中的突破
早管理、巧管理:骁柔大健康探索 医药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破局之道
互联网医疗:数字化健康管理的新趋势
数字机遇驱动高效未来——健康帮数字化健康管理大有可为
健康管理的数字化求索
嘉康利 数字化突围
央视关注健康行业,数字化营销融入嘉康利直销助力全民体重管理新突破
大健康产业的创新之路 浙江卫健开出数字健康管理“良方”
数字技术驱动个人健康管理——人民政协网
扩展现实(XR):突破生产协作新维度的数字化技术

网址: 突破健康管理的“数字之网”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1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