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qewq
第17卷第2期2003年3月
常熟高专学报
JournalofChangshuCollege
Vol.17No.2Mar.2003
低聚异麦芽糖制备工艺研究
邹耀洪1,孙佳2
Ξ
(1.常熟高等专科学校 化学系,江苏常熟 215500;2.苏州市二十六中,江苏苏州 215007)
摘 要:以淀粉为原料,采用三种麦芽糖生成酶和α-葡萄糖转苷酶进行了低聚异麦芽糖制备研究。考察了麦芽糖生成酶和其组合方式,。结果表明在PH5.0,60℃下合用β-淀粉酶、α-1L/t淀粉)先部分糖化,再加α-葡萄糖转苷酶(加入量为t,芽糖,),并试制了7%、潘糖达12.3%
、异麦芽三糖达8.0%,质。
关键词:低聚异麦芽糖;淀粉;多酶协同;制备工艺中图分类号:O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94(2003)02-0041-06
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oligosacharide)又称分枝低聚糖,是指葡萄糖基以α-1,6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单糖数在2~6不等的一类低聚糖,由于分子构象不同,为区别于麦芽糖而称为低聚异麦芽糖,其主要成份为异麦芽糖(Isomaltose)、潘糖(Panose)、异麦芽三糖(Isomaltotriose)。
α-1,4键)麦芽糖(α-1,6键)潘糖(
低聚异麦芽糖具有改善肠功能,降低胆固醇、增加肌体免疫力等生理功能[1],是新型的食用保健品,它由日本东京大学的光冈知是教授首先研究发现的。1982年,日本林源生化研究所将其开发成功。1985年由日本昭和产业公司率先推入市场[2]。我国从1994年开始进行了研究开发,于1995年开始工业化生产。
低聚异麦芽糖的含量多少是功效的关键因素,为此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把质量指标拟定为:1.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和四糖以上合计≥50%;2.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合计≥35%。目前国内生产的低
Ξ 收稿日期:2002-09-10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1KJD150006).
),男,江苏常熟人,副教授.作者简介:邹耀洪(1948—
相关知识
低聚异麦芽糖制备工艺研究
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异麦芽糖的生理功能与展望
百龙创园提供抗性糊精、聚葡萄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水苏糖、结晶果糖、异麦芽酮糖、阿洛酮糖
山东百龙创园提供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抗性糊精,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聚葡萄糖,麦芽糖醇等
山东百龙创园提供抗性糊精、聚葡萄糖 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水苏糖 结晶果糖、异麦
百龙创园提供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抗性糊精,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聚葡萄糖,麦芽糖醇等
固定化酶法制备低聚半乳糖的工艺研究
大豆低聚糖的生产工艺研究
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四种糖有什么区别
网址: 低聚异麦芽糖制备工艺研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18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