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IT:健身界的 “网红” 训练法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都渴望找到一种高效的健身方式,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于是,高强度训练(HIIT)应运而生,成为了健身界炙手可热的 “网红” 训练法。
HIIT,即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的缩写,意为高强度间歇训练。它的核心模式是在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的运动,随后短暂休息,如此反复循环。比如常见的模式:全力冲刺 30 秒,然后慢走或原地踏步休息 1 分钟,接着再次冲刺 30 秒,又休息 1 分钟,如此循环进行 20 - 30 分钟。这种训练方式打破了传统有氧运动长时间、低强度的模式,以其独特的短时高效特点吸引了众多健身爱好者。
HIIT 的受欢迎程度在健身界可谓是有目共睹。你随便打开一个健身 APP,搜索 HIIT,就会发现各种相关的训练课程和教程。从专业健身教练的示范,到普通健身达人的分享,HIIT 的身影无处不在。很多忙碌的上班族,因为没有太多时间去健身房进行长时间的锻炼,HIIT 就成了他们的首选。只需要利用午休时间,或者晚上下班后的半小时,就能完成一次高效的训练。而且,HIIT 的训练场地也不受限制,在家里、办公室的角落,甚至户外的公园,只要有一小块空地,就能开启训练。它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 HIIT 的训练大军中。
看似完美的 HIIT
(一)HIIT 的高效燃脂原理
HIIT 之所以备受追捧,首先在于它强大的燃脂能力。当我们进行 HIIT 训练时,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比如全力冲刺,会使我们的心率迅速攀升,身体快速进入无氧运动状态 。在无氧状态下,身体会大量消耗能量,而这些能量的来源主要是体内的糖原和脂肪。与传统有氧运动在较长时间内以稳定的低强度消耗能量不同,HIIT 通过这种短时间内的高强度爆发,能够在短时间内消耗更多的卡路里。
更为神奇的是 HIIT 的后燃效应。在完成 HIIT 训练后,身体并不会马上恢复到运动前的平静状态。由于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欠下了 “氧债”,为了偿还这笔 “债务”,身体在运动结束后的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内,会继续保持较高的代谢率,持续消耗热量。这就意味着,即使你已经结束了 HIIT 训练,躺在沙发上休息,你的身体依然在为你燃烧脂肪,帮助你塑造完美身材。
(二)对心肺功能的显著提升
HIIT 对心肺功能的提升效果也十分显著。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 HIIT 训练,参与者的最大摄氧量明显提高。最大摄氧量是衡量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它代表着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与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简单来说,最大摄氧量越高,心肺功能就越强,身体的耐力和运动表现也就越好。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人体工学教授马丁・吉巴拉博士和他的团队曾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经过几周的 HIIT 锻炼后,运动者的心肺功能提高了 15%,这相当于患心脏疾病的风险降低了 15% 。HIIT 训练通过快速提升心率,增强心脏泵血能力,使心脏在每次跳动时能够更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也提高了肺部的气体交换效率,让身体能够更高效地摄取和利用氧气,从而增强了心肺功能。
(三)节省时间的优势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时间成为了很多人健身的阻碍。而 HIIT 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与传统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需要持续进行 30 分钟甚至 1 小时以上不同,HIIT 通常只需要 20 - 30 分钟,就能达到甚至超越传统有氧运动的锻炼效果。
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可能很难抽出一整个小时去进行慢跑锻炼,但却可以利用午休时间或者晚上下班后的半小时,进行一次 HIIT 训练。这种高效利用时间的特点,让 HIIT 成为了那些时间紧张但又渴望拥有健康身体和完美身材的人的首选。在有限的时间内,HIIT 能够让你获得更多的锻炼收益,真正实现了 “花最少的时间,收获最大的健康”。
HIIT 并不适合所有人
HIIT 虽然有着诸多令人心动的优点,但它绝不是万能的 “健身神药”,并非适合所有人。在盲目跟风进行 HIIT 训练之前,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因为不当的训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一)健康状况的限制
心血管疾病患者: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HIIT 训练是一个巨大的挑战。HIIT 训练中,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会使心率迅速飙升,心脏需要承受比平时更大的负荷 。比如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冠状动脉存在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心脏供血本身就存在问题。在进行 HIIT 训练时,心脏供血需求大幅增加,但由于血管狭窄,无法满足心脏的供血需求,这就容易引发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发作,严重的甚至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此外,像心律失常患者,HIIT 训练导致的心率快速变化,可能会进一步扰乱心脏的正常节律,加重心律失常的症状,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HIIT 训练对呼吸功能的要求极高。在训练过程中,呼吸频率会大幅加快,呼吸深度也会加深,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大量需求。然而,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这却可能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以哮喘患者为例,他们的气道存在慢性炎症,气道敏感性增加,在进行 HIIT 训练时,剧烈的运动可能会刺激气道,引发气道痉挛,导致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同样不适合 HIIT 训练,他们的肺部功能已经受损,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无法为高强度运动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强行进行 HIIT 训练,会让患者感到极度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关节疾病患者:HIIT 训练中包含大量如跳跃、深蹲等对关节冲击力较大的动作。这些动作在进行时,关节需要承受数倍于体重的压力。对于关节健康的人来说,可能能够承受这种压力,但对于关节疾病患者而言,却是雪上加霜。比如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他们的关节软骨已经磨损,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也相对薄弱。在进行 HIIT 训练的跳跃动作时,膝关节需要承受巨大的冲击力,这会进一步损伤关节软骨,加剧关节炎症,导致疼痛、肿胀等症状加重,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甚至可能加速关节的退化进程。
(二)身体素质的差异
缺乏运动基础的新手:很多没有运动经验的新手,看到 HIIT 的高效宣传,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自身的体能和心肺功能水平。HIIT 训练的强度较大,需要有一定的体能储备和心肺功能基础才能适应。对于缺乏运动基础的新手来说,一开始就进行 HIIT 训练,身体很难承受这种高强度的刺激。他们可能在训练过程中很快就感到体力不支,无法完成预定的训练计划,还容易因为动作不规范而导致受伤。比如在进行 HIIT 训练中的波比跳动作时,新手可能因为核心力量不足,无法保持身体的稳定,从而导致摔倒、扭伤手腕或脚踝等情况发生。而且,由于新手的心肺功能尚未得到充分锻炼,短时间内心率的快速上升,会让他们感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训练体验,甚至可能对健身产生恐惧心理。
体能较差的人群:体能较差的人群,如长期久坐不动的上班族、体弱多病者等,同样不适合进行 HIIT 训练。这类人群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肌肉力量不足,耐力较差。进行 HIIT 训练时,他们的身体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应对高强度的运动,但由于体能的限制,很容易导致过度疲劳。过度疲劳不仅会影响训练效果,还会使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的风险。而且,体能较差的人在进行 HIIT 训练时,受伤的风险也更高。因为他们的肌肉力量不足以支撑身体完成高强度的动作,关节也更容易受到损伤。比如,一个长期久坐的上班族,突然进行 HIIT 训练,可能会因为腿部肌肉力量不足,在进行深蹲动作时,无法控制好身体的平衡,导致膝关节受伤。
(三)特殊人群的禁忌
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为了自身和胎儿的健康,需要特别注意运动方式的选择。HIIT 训练的高强度和高冲击力,对孕妇来说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在训练过程中,孕妇的心率会快速上升,这可能会导致子宫供血不足,影响胎儿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增加胎儿窘迫的风险。而且,HIIT 训练中的跳跃、快速转身等动作,容易使孕妇失去平衡,导致摔倒,从而引发流产、早产等严重后果。此外,高强度的运动还可能会引起孕妇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进行 HIIT 训练,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更为合适。
老年人和儿童: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衰退,骨骼密度降低,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灵活性变差,心肺功能也不如年轻时。HIIT 训练的高强度和高冲击力,很容易对老年人的身体造成伤害。比如,老年人在进行 HIIT 训练中的跳跃动作时,由于骨骼密度降低,骨骼的脆性增加,很容易导致骨折。而且,高强度的运动对老年人的心肺功能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骨骼、肌肉、关节等还未发育成熟。HIIT 训练的高强度和高负荷,可能会影响儿童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骨骼变形、生长迟缓等问题。同时,儿童的心肺功能也尚未发育完善,无法承受 HIIT 训练带来的高强度刺激,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不适症状。因此,老年人和儿童都不适合进行 HIIT 训练,他们应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老年人可以选择太极拳、慢走等运动,儿童可以选择跳绳、踢毽子等相对轻松的运动。
正确认识和选择 HIIT
虽然 HIIT 不适合所有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它望而却步。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合理选择和安排训练,HIIT 依然可以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好帮手。
(一)咨询专业人士
在决定开始 HIIT 训练之前,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健身教练 。医生可以通过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你的健康状况,判断你是否适合进行 HIIT 训练。专业健身教练则能根据你的身体状况、运动目标和运动能力,为你制定个性化的 HIIT 训练计划。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训练的强度、时间和动作选择,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如,对于有轻微关节问题的人,教练可能会避免安排对关节冲击力较大的动作,而是选择一些相对温和的运动来达到 HIIT 的训练效果。
(二)循序渐进原则
如果你确定自己可以进行 HIIT 训练,那么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一开始就挑战高强度、长时间的训练,而是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例如,最初可以选择 10 - 15 分钟的训练时间,将高强度运动的时间控制在 10 - 20 秒,休息时间设置为 30 - 60 秒 。随着身体对训练的适应,逐渐增加高强度运动的时间和训练的总时长,同时适当缩短休息时间。这样,身体有足够的时间适应 HIIT 训练的强度和节奏,减少受伤的风险。
(三)结合自身情况
在选择 HIIT 训练时,要充分结合自身的目标、时间和身体状况。如果你的目标是提高心肺功能,那么可以选择一些对心肺刺激较大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等作为 HIIT 的训练项目;如果你的时间有限,那么可以选择一些动作简单、无需器械的训练方式,如波比跳、开合跳等,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一次高效的训练 。同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感受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如果在训练过程中感到过度疲劳、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训练,调整强度或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尝试。
结语: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HIIT 以其高效燃脂、提升心肺功能和节省时间等优点,在健身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了众多健身爱好者追求健康和完美身材的得力工具。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HIIT 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它对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特殊人群有着特定的限制和禁忌 。
在追求健康和健身目标的道路上,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运动方式。我们不能盲目跟风,看到别人通过 HIIT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不假思索地加入其中。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无论是 HIIT,还是其他运动方式,如慢跑、游泳、瑜伽、力量训练等,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也都适合不同的人群和健身目标。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充分了解各种运动方式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目标和兴趣爱好,制定出个性化的健身计划。
同时,在运动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给身体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和健康,在健身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塑造出更加健康、美好的自己。
#图文带货训练营#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司美格鲁肽减肥:并非人人适用的“躺瘦”神药
左旋肉碱并没那么神 并非人人适用
爬行健身,并非人人适用
提高免疫力的药 并非人人适合
健康养生:高强度训练(HIIT)的优势和适用人群
网红枇杷膏并非人人适用
HIIT训练全攻略:适合不同人群的高效健身计划
游泳并非人人适宜
瑜伽并非人人适宜
【清华长庚科普】“打针减肥”并非人人适用
网址: HIIT,并非人人适用的健身“神药”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19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