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被血糖波动、体重超标、反复感冒困扰,却不知道身边常见的芋头,是比精米白面更优质的主食替代品。
从中医角度看,芋头性平味甘辛,能健脾益气、化痰祛湿,替换主食后既能调理脾胃功能,又能改善代谢、增强体质。但很多人都因吃法错误,浪费了它的养生价值,学会正确食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今天,邀请糖尿病专家杨小红主任来和大家聊聊。
下面先说说芋头的3个核心功效:
一、调血糖
芋头含丰富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分解,且其“健脾益气”的功效能改善脾胃运化功能,避免糖代谢紊乱,让餐后血糖更平稳。
二、减体重
芋头膳食纤维含量是大米的3倍多,饱腹感强,能减少总食量;且能健脾祛湿,清除体内多余湿浊,从根源减少脂肪堆积,体重自然下降。
三、强免疫
中医讲“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好则气血充足,免疫力自然增强。芋头能补脾胃、益气血,为免疫系统提供充足能量,减少感冒、疲劳等问题。
关于芋头的吃法,很多人都做错了,看看有没有你?
1.错把芋头当菜,主食照吃
很多人把拔丝芋头、香芋扣肉当菜肴,同时正常吃米饭,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超标,不仅不降糖、不减肥,还可能增重。芋头淀粉含量高,必须作为主食替代品,吃100克芋头就要减50克米饭。
2.烹饪方式油腻,加重脾胃负担
油炸芋头、奶油焗芋头虽好吃,但高温油炸、多油多糖会破坏芋头的膳食纤维,还会生湿助腻,加重脾胃负担,反而导致消化不良、血糖波动,违背其养生初衷。
3.生吃或未煮熟,易致肠胃不适
生芋头含皂角苷、植物凝集素,生吃会刺激咽喉和肠胃,引发恶心、腹泻;未煮熟则难以消化,加重腹胀,必须彻底煮熟煮透才能发挥功效。
最后说说芋头的正确吃法及注意事项:
一、正确吃法
1.替代主食:控制量,搭配吃
用量:每日芋头摄入量控制在150-200克(约中等大小1个),替换等量精米白面;
搭配:与蔬菜(如芹菜、西兰花)、优质蛋白(如鸡蛋、瘦肉)同食,保证营养均衡,进一步延缓血糖上升。
2.健康烹饪:蒸、煮、烤为主
(1)清蒸芋头
做法:芋头去皮切块,蒸锅上汽后蒸20分钟至软烂,蘸少量生抽或无糖蜂蜜食用;
优势:最能保留营养,健脾效果最佳,适合血糖高、脾胃弱人群。
(2)芋头小米粥
做法:芋头切小丁,与小米同煮30分钟至粘稠,不加糖;
优势:健脾养胃、易消化,适合老人、小孩及术后调理者。
(3)烤芋头
做法:芋头带皮洗净,烤箱180℃烤40分钟至表皮开裂,去皮食用;优势:口感香甜,无需额外调味,适合作为加餐。
二、注意事项:这3类人吃芋头要谨慎
1.消化功能弱者:芋头淀粉含量高,消化不良、容易腹胀者需少量食用(每日不超过100克),且要煮得更软烂,避免加重肠胃负担。
2.糖尿病患者:虽能稳血糖,但仍需控制总量,且避免搭配高糖食材,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同时监测血糖变化。
3.易过敏体质者:少数人对芋头过敏,接触生芋头黏液或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疹,这类人群需避免食用;处理生芋头时建议戴手套,减少黏液接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